中信证券半年赚百亿,券商业绩报喜却遇资本市场冷遇,揭秘业绩与市场情绪的微妙关系
中信证券半年赚百亿,券商整体业绩报喜,但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平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市场预期较高":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市场普遍预期券商行业会因交易量增加而业绩提升。当实际业绩达到预期时,市场可能不会给予过多的惊喜反应。
2. "经济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可能更加谨慎,不愿意过度乐观。
3. "行业竞争加剧":券商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的争夺可能导致业绩增长放缓。虽然中信证券业绩亮眼,但其他券商可能也在努力提升业绩,使得整体市场反应较为平淡。
4. "投资者关注点转移":投资者可能更加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券商的业绩。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领域。
5. "估值因素":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券商板块的估值水平可能已经反映了业绩增长预期。因此,即使业绩报喜,市场也可能不会给予过高的估值。
6. "短期波动":资本市场存在短期波动,投资者可能对短期业绩波动持观望态度,等待更长期的趋势明朗。
总之,中信证券半年赚百亿,券商整体业绩报喜,但资本市场不买账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投资者在分析市场反应时,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行业竞争、估值水平等因素。
相关内容:
比如,“券商一哥”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约为107.11亿元-116.04亿元,同比增长20%-30%。虽然其他券商赚钱能力比不上“一哥”,但有的增长速度很快,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翻倍。
不过,在券商传来业绩喜报的同时,券商概念股却大跌。截至7月2日收盘,三大指数整体收跌,上证指数报3518.76点,下跌1.95%,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则分别跌逾2%和3%。券商股中除湘财股份和国网英大外,其余个股皆飘绿,中金公司、中银证券和长城证券领跌,跌幅逾5%。
业绩向好,券商股为何下跌?近日,证券行业频频传来利好消息。接下来券商股会爆发吗?
券商股业绩传来喜报,“一哥”中信证券半年赚百亿
6月30日晚,中信证券、西南证券、海通证券和国信证券率先发布了业绩预告,拉开了2021年券商股半年报披露的序幕。
其中,“券商一哥”中信证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增加17.85亿元-26.78亿元,同比增长20%-30%。也就是说,中信证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1亿元-116.04亿元。
海通证券也发布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将增加19.19亿元-27.42亿元,同比增加35%-50%。
国信证券公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亿元-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73%。
中小券商业绩也不俗。西南证券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43亿元-7.71亿元,同比增幅为50%-80%。
7月1日,中金公司等8家券商相继公布了上半年的初步成绩单。目前已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券商业绩均取得增长。
中金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5亿元-50.3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65%。中国银河、东吴证券、招商证券、浙商证券、兴业证券、东方证券、财达证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加15%-20%、25%-35%、27%-37%、30%-40%、40%-60%、60%-80%、85%-125%。
其中,今年刚刚上市的财达证券最高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翻倍,实现归母净利润将增加1.78亿元-2.61亿元。
就业绩增长的原因来看,中信证券将业绩增长归因于国内经济克服疫情影响、持续向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公司上半年各项业务均衡发展、稳步增长。也有多家券商表示,除了资本市场发展良好的大背景外,公司自身的努力也促成了业绩爆发。
具体来看,上半年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自营投资业务收入、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及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等主要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信用减值计提较上年同期减少。
资本市场不买账,券商股春天何时到?
券商股今年的表现并不理想。贝壳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半年券商概念股中,仅有财达证券、东方财富、兴业证券和锦龙股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财达证券是今年5月才刚刚上市的次新股,截至6月底,涨幅高达200%;东方财富涨逾27%,兴业证券和锦龙股份分别上涨11.29%和8.79%。
76%的券商概念股跌幅超过10%,其中,中泰证券跌幅较大,年内下跌41.51%,中原证券以逾30%的跌幅紧随其后,此外,华鑫股份、哈投股份、第一创业等13家券商跌幅超过20%。
券商股会迎来机会吗?证券行业已频频传来利好消息。其中,中国证监会首批29家证券公司“白名单”引人关注。中泰国际认为,“白名单”制度的实行使整个行业更加重视公司治理及合规风控,名单内券商在多个领域享受一定的政策及监管便利,有助于提升资本优势,降低资金等各类成本,进而提升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
此外,基金投顾试点近日再扩容,目前已有7家券商收到第二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包含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东方证券、安信证券、浙商证券。加上第一批的7家券商,目前已有14家基金公司获批基金投顾试点。此前,国联证券总裁葛小波表示,基金投顾业务是财富管理的方向性和趋势性业务,是能真正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和公司收益增长双赢的盈利模式。
近期,基金交易经手费的下调也引起了市场关注。国泰君安研报显示,下调基金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使得券商向交易所缴纳的基金交易经手费下降,预计券商向投资者收取的证券交易佣金费率整体维持不变,有利于推动券商业绩增长,对券商行业业绩提升幅度上限约为0.07%。
近日证券公司传来喜人的业绩,证券概念股表现依然不佳。截至7月2日收盘,券商股中除湘财股份和国网英大外,其余皆飘绿,中金公司、中银证券和长城证券当日领跌,跌逾5%。不过全天三大指数也均收跌。
国泰君安认为,券商股持续下跌的原因不在行业基本面而在市场对不确定性的偏好程度。随着各类经济数据的披露,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等分歧正在显著收敛,外部不确定性的下降利好券商板块估值的修复。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券商板块业绩持续向好,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基金投顾试点等持续深化及监管政策上的激励,券商行业业绩持续向好的趋势不变。
长城证券非银团队指出,近期券商板块估值约为1.74倍PB,虽有所承压下行,有望迎来最佳做多的时间窗口。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