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调整ST涨跌幅,市场平衡与风险控制的思考

探讨调整ST涨跌幅,市场平衡与风险控制的思考"/

调整ST股票的涨跌幅限制,是证券市场监管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防范系统性风险。以下是我对调整ST涨跌幅的一些看法:
1. "风险控制":ST股票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调整涨跌幅限制可以作为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降低市场波动性,防止ST股票价格剧烈波动,对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
2. "市场公平性":涨跌幅限制的调整有助于提高市场公平性。对于ST股票,由于风险较高,其价格波动可能受到少数投资者的操纵。调整涨跌幅限制可以降低操纵市场的可能性,让更多投资者参与交易。
3. "市场流动性":适当的涨跌幅限制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对于ST股票,如果涨跌幅限制过宽,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影响交易效率。适当调整涨跌幅限制,可以促进市场流动性的提高。
4. "监管政策":调整ST涨跌幅限制是监管机构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风险控制需要制定的。监管机构应充分考虑市场各方意见,科学制定调整方案,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 "投资者教育":调整ST涨跌幅限制的同时,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投资者应充分了解ST股票的风险,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6. "差异化对待":在调整ST涨跌幅限制时,可以考虑对不同类型的ST股票采取差异化对待。例如

相关内容:

ST的本质在于,被冠以ST标识后会引发估值的下杀。在这一杀估值的进程中,因存在买入50万股的限制条件,买卖双方力量呈现严重失衡之态,进而催生非理性下跌现象,即估值被过度杀跌。而到摘帽之时,估值便会经历回归的过程。此过程与涨跌幅限制为5cm、10cm以及20cm并无关联。

倘若你认为存在关联,显然你是得益于5%的制度红利。5%的涨跌幅限制,加之大V的推波助澜与天花乱坠的宣传,能够催生相当高的短期情绪溢价。有了这一情绪溢价,越来越多参与ST板块的投资者纷纷加入炒作情绪的行列。他们开始对基本面视而不见,不再关注明年是否能够摘帽,也忽视公司明年是否会面临退市风险,更不在意公司困境能否实现反转。并且,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在10月结束操作。至于那些被炒作过的股票,明年是否摘帽、是否会退市,无人关心。

当这种制度红利消逝时,那些无法准确识别ST公司困境能否反转的投资者,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大家不妨回顾历年的300板块股票,该板块不存在这种极度癫狂的情绪溢价。最终能够摘帽的300股票,在整个ST阶段的表现都较为出色;而最后退市的300股票,在整个ST阶段的表现则差强人意。若你买入一只次年退市的300股票,当年基本难有盈利机会。但如果你买入一只次年退市的5cm涨跌幅限制的股票,多数情况下仍有机会大幅获利。因为5cm涨跌幅限制的股票,只要情绪被炒作起来,便会产生惯性上涨,而20%涨跌幅限制的股票则完全无法做到这一点。我推测,未来10%涨跌幅限制的股票也难以如此。那种盲目买入、肆意鼓吹、轻松获利的时代已然过去!

故而,以摘帽为前提进行选股研究的投资者的春天已然来临。




发布于 2025-07-01 19:50
收藏
1
上一篇:券商活期理财与银行理财产品,差异解析与选择指南 下一篇:国元证券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分红详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