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证券,伊利股份业绩亮眼,授予“买入”评级推荐
中国银河证券给予伊利股份买入评级,这通常意味着该机构认为伊利股份的股票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未来股价有上涨的可能性。买入评级是基于对伊利股份的基本面分析、行业前景以及市场趋势的综合考量。
伊利股份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产品线丰富,市场占有率较高,品牌影响力较强。以下是可能支持这一买入评级的一些因素:
1. "行业地位":伊利股份在乳制品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以及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2. "业绩增长":公司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盈利能力较强。
3. "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4. "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5. "政策支持":国家对于乳制品行业的政策支持,有助于伊利股份的发展。
投资者在考虑买入伊利股份时,还需结合自身的投资策略、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同时,也要关注公司的最新动态和行业变化,以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相关内容: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光意,彭潇颖近期对伊利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4年中报点评:经营短期调整,期待轻装上阵》,本报告对伊利股份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21.64元。
伊利股份(600887)
事件:8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24H1实现营收599.1亿元,同比-9.5%;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19.4%;扣非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12.8%。其中24Q2营收273.4亿元,同比-16.5%;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40.2%;扣非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39.8%。
乳品需求偏淡,把握结构性增长机遇。当前乳制品行业供给阶段性过剩、需求整体承压,公司主动优化库龄,多元拓展业务增量,部分抵御不利因素。分产品看,24Q2奶粉及奶制品/其他产品收入同比+16.5%/+13.9%,婴幼儿奶粉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优质产品迭代+二次配方注册带来的份额提升,龙年新生儿数量回升亦有贡献;餐饮B2B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液体乳/冷饮产品收入同比-19.6%/-44.3%,液体乳系主动调整新鲜度影响出货节奏,终端表现仍优于行业;冷饮业务受天气因素与基数影响。分渠道看,24Q2经销/直营收入同比-16.6%/-20.9%,经销商数量18588家,环比+0.9%。分区域看,24Q2华北/华南/华中/华东收入分别同比
-14.0%/-20.6%/-15.9%/-21.6%,国内需求偏淡,公司积极开发海外市场,24H1海外业务收入同比+4%。
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减值损失部分冲抵成本红利。24Q2归母净利率5.9%,同比-2.3pcts。具体拆分来看,毛利率为33.6%,同比+1.0pcts,主要系原奶价格红利持续,但公司通过喷粉应对过剩供给,24Q2计提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4.3/1.2亿元,部分冲抵成本红利。销售费用率20.6%,同比+2.5pcts,毛销差同比-1.5pcts,主因库龄调整增加促销投入及规模效应减弱;管理费用率3.3%,同比-0.6pcts,费效有所提升。
渠道调整进入尾声,公司有望再次穿越周期。短期来看,原奶供给压力逐渐缓和,预计25年奶价有望企稳;旺季需求与政策支持推动消费回暖。公司主动优化产品新鲜度,当前调整接近尾声;同时积极把握品类机会,24Q3奶粉仍将受益去年同期因新国标控货,延续增长趋势。中长期来看,公司已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强护城河,有望长期受益市场份额提升,并向全球领先乳企站位迈进。利润端,数字化赋能+精益管控+品类结构升级将提振利率上行。
投资建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5.2%/-1.6%/+7.0%,对应PE为12/12/12X。考虑到公司领军地位稳固,且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水平领先、回购进程持续,估值安全边际筑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持续下行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招商证券于佳琦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0.96%,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35.15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0.2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2家,增持评级1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1.05。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