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华鑫解析,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债市或将面临偏负面影响

大摩华鑫解析,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债市或将面临偏负面影响"/

大摩华鑫指出,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对债市的影响偏负面。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意味着央行在货币市场投放流动性,这可能会对债市产生一定的压力。一方面,资金面宽松可能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但另一方面,市场对于央行后续政策走向的预期可能会对债市产生负面影响。
2. 14天逆回购操作期限较长,相比7天逆回购,流动性投放力度更大,对债市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调控货币市场,旨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这也可能导致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加强。
3. 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可能意味着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有所增加。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央行此举可能旨在稳定市场预期,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
4.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因此,债市短期内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仍需关注宏观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走向。
综上所述,大摩华鑫认为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对债市的影响偏负面,但短期内债市仍需关注宏观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走向。投资者在操作时需谨慎,合理配置资产。

相关内容:

rong>事件回顾:

8月24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重启14天逆回购(上次操作要追溯至2月6日),共投放500亿资金,中标利率2.40%(与上期持平),同时,央行继续针对25日的公开市场操作进行7天和14天逆回购询量。受此影响,市场资金面呈现收紧的态势。

事件解读:

1. 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方向不变。本次公开市场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距离上次操作已有半年之余,央行此举有意引导拉长基础货币的平均期限,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市场错配,防范流动性风险。

2. 对债券市场影响偏负面。目前金融机构大多数采用隔夜或者7天回购进行滚动融资,央行拉长基础货币的平均期限将导致资金成本的上升。在债券收益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加杠杆来进行套息交易的空间被持续压缩,机构继续加杠杆的意愿被压制。

3. 从本质上看,此举实为控制债市杠杆规模,与近期金融监管趋严和降杠杆的防风险基调相符。

(全景网特约/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

全景网提示:登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更多解读请登录全景《买方观点》精品栏目:
http://www.p5w.net/fund/mfgd。

发布于 2025-07-02 11:46
收藏
1
上一篇:新年将至,持股还是持币,节日投资策略大揭秘 下一篇:为何登录受阻?揭秘输入PLN码的困惑与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