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出问题,责任归属谁?深度解析

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出问题,责任归属谁?深度解析"/

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出现问题时,责任划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银行责任": - 银行作为代销机构,应当对所代销的理财产品尽到审查义务,确保产品符合监管要求,并对客户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 - 如果银行在代销过程中存在误导、隐瞒、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导致客户受损,银行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2. "产品发行方责任": - 理财产品的发行方(如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应当对产品的合规性、风险等级等进行严格把关,并对产品的实际运作负责。 - 如果产品本身存在严重问题,如产品设计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完整等,发行方需承担主要责任。
3. "客户责任": - 客户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 如果客户未充分了解产品信息或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可能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4. "监管机构责任": - 监管机构对理财产品市场进行监管,确保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 如果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导致投资者受损,监管机构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具体责任划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 《

相关内容:

style="color: #373535; --tt-darkmode-color: #A5A2A2;">过去,银行只能销售自营的理财产品。但随着理财子公司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以及《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的施行,银行代销他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

那么,一家银行为什么会代销他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出现纠纷又该如何解决呢?

他行理财产品成“座上宾”

打开招商银行官网个人理财产品页面,记者看到,在产品栏中不仅有招商银行自营、招银理财板块,还有光大理财、华夏理财等其他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独立板块,里面不仅有详细的理财产品介绍,还有专门的销售渠道。

不只招商银行,记者梳理发现,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都在代销他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

8月13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0万亿元,同比增长5.37%,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37.51亿元,其中个人投资者仍是理财市场主力。

与此同时,上半年,共有2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和2家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截至6月末,理财公司已筹建2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8家,产品存续规模10.01万亿元,占理财市场比例达38.80%,已成为理财市场存续规模最大的机构类型。

具体来看,记者8月15日查询发现,招商银行代销建信理财最新一期“嘉鑫”封闭式理财产品,1元起购,业绩比较基准年化收益率达4.4%;交通银行代销的兴银天添利产品,1元起投,7日年化收益率为3.112%;浦发银行代销交银理财稳享固收(7天持有期)理财产品,同样1元起投,净值为1.0173……

在大众认知里,各家银行间处于竞争关系,为何还会代销“竞品”呢?

事实上,银行代销他行理财产品并不是新鲜事物。银行并不是专卖店,而是金融产品大超市,投资者可从银行购买基金、保险、信托、贵金属等产品。这些产品可为银行贡献不菲的手续费收入。同理,代销他行理财产品可以拓展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是增收的途径。

此外,在资管新规的推动下,理财产品由保本型向净值型转变。相比大型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在设立理财子公司以及发行理财产品方面都不具有绝对的优势,通过代销其他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能够丰富自身产品品类,更好地吸引投资者,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中小银行选择代销理财子公司产品。

发行方和销售方责任共担

在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近来也不断有银行因理财业务违规被监管部门处罚。据银保监会官网公告显示,仅7月就有3家银行因理财业务销售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产品信息披露不到位等问题被开罚单。

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诉数量也上升明显。据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7月12日公布的《关于2021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一季度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4510件,环比增长35.1%,占投诉总量的5.8%。

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6月27日起施行的《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了理财产品代销机构的责任义务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行为,还明确了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虚假宣传夸大过往业绩等十八项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及其销售人员从事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时的禁止行为。

同时,管理暂行办法也注重厘清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方)与代理销售机构(产品销售方)之间的责任,要求双方在各自责任范围内,共同承担理财产品的合规销售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义务。

而作为金融投资者,也应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和金融素养。首先,投资者在购买代销产品时,要区分代销理财和银行自发理财,这在说明书或者发行产品的网站均有明确提示;同时注意选择具有代销资格和资质的机构购买理财产品,不要通过任何个人以及没有资质的金融机构购买产品。

其次,消费者要了解代销机构与产品发售机构的职责定位。代销机构只是销售渠道,他们需要建立相应审批和风控流程,对发售机构做尽职调查、信息验证和风险审查,但产品的运作和管理仍要看发售机构的管理能力。

同时,消费者务必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明晰产品类型、风险等级,要严格按照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同时要关注募集投向和产品信息披露公告,因为这决定了产品的投资风险。

最后,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消费者要留意理财产品的特征,要符合自身收益与风险需求;在选择内嵌衍生品理财产品时,例如结构性存款产品、量化策略型理财产品,需要结合专业顾问的投资建议,厘清产品风险特征。

(燕都融媒体记者 张静涛 实习生 王雨萌)

发布于 2025-07-02 19:53
收藏
1
上一篇:浦银理财天添利现金宝60号产品13日正式发行,抢鲜了解投资良机 下一篇:证券开户条件揭秘,谁都可以轻松开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