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上市奖励政策暂停,IPO中介新规市场效应分析,影响几何?

地方政府上市奖励政策暂停,IPO中介新规市场效应分析,影响几何?"/

地方政府上市奖励被叫停,以及IPO中介新规的实施,对市场将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 "降低企业上市成本": - 地方政府上市奖励的叫停意味着企业上市时不再需要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从而降低了上市成本。
2. "规范中介机构行为": - IPO中介新规的出台,旨在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监管,防止市场操纵和虚假信息传播。
3. "提高市场透明度": - 新规可能要求中介机构提供更详细、透明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情况,提高市场透明度。
4. "影响企业上市节奏": - 由于新规的实施,企业上市的时间可能会延长,影响上市节奏。
5. "优化市场结构": - 新规的出台有助于优化市场结构,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6. "提高市场效率": - 通过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提高市场效率,降低市场风险。
7. "影响投资者信心": - 新规的出台可能会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规范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8.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 新规有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9. "推动市场创新": - 新规的出台可能会推动市场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10. "加强监管力度": - 新

相关内容:

quote>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经过多轮审议与完善,《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下称《规定》)于2024年12月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于1月15日正式公布, 将自2025年2月15日起施行 。

不与上市结果挂钩、取消地方政府上市奖励,中介IPO收费新规发布后,将会对中介机构带来哪些影响呢?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与此前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定》依然允许中介机构按照工作进度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并继续禁止服务费用与上市结果挂钩。同时,新增了券商承销业务收费的约束条款,即“不得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

华北一大型投行从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解释,“对于投行而言,此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增条款方面。尽管保荐业务允许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这在理论上对投行有利,但在当前项目稀缺、竞争激烈且企业在上市前不愿支付高额费用的市场环境下,分阶段支付的实际执行难度较大。”

该人士称,“更为关键的是,承销费用的收取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往在超募情况下,投行可以收取更高比例的费用,但新规实施后,这一递增机制将不复存在。不过,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下超募现象已较为少见,这一变化暂时对投行的实际影响相对有限。”

通常来讲,企业IPO上市的发行费用包括承销及保荐费、审计及验资费、信息披露费、律师费和其他费用。在所有费用中,承销及保荐费占发行总费用的大部分。

根据《规定》,证券公司开展保荐业务时,可依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但收费与否及具体金额不得与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挂钩。

“分阶段收取保荐费用的方案需整个行业统一推行,否则难以有效实施。”上述投行人士进一步对界面新闻解释,“在IPO费用构成中,承销费占据主要部分,而前期收取的保荐费用相对有限。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若最终未能成功上市,前期支付高额费用将毫无意义,因此通常不愿在初期承担过多成本。此外,若保荐机构在前期提高收费,反而会削弱其市场竞争力,除非客户对特定机构有强烈依赖。”

另一头部券商投行资深从业人士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当前投行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项目资源稀缺,企业作为买方拥有更多议价权,因此对保荐费用的支付意愿较低。”

据他透露,“传统操作中,保荐机构通常在交易所受理IPO申请后收取保荐费用。部分企业在成功上市后,会在承销费用中抵扣保荐费用,具体操作需视双方协商情况而定。不过,保荐费用本身金额相对有限,一般在10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因此抵扣与否对整体费用影响有限。”

该《规定》对于律所等中介机构也将产生不小影响。有律所合伙人对界面新闻解释,“《规定》实施后,收费模式与以往大相径庭。过往收费体系中,上市奖金占据重要份额,且与上市结果紧密相连,通过签订补充协议予以明确。然而,依据现行新规,相当于这部分收入没有了,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相较于此次《规定》的影响,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IPO阶段的阶段性收紧对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目前IPO数量减少,发行市盈率普遍偏低,募资规模大幅下降,导致中介机构的收费显著减少。”上述资深保代表示。

界面新闻梳理choice金融终端,2024年,A股市场共迎来100家新上市公司。其中,沪市主板17家,科创板15家,深市主板7家,创业板38家,北交所23家。

100家新上市公司IPO中介机构总收费达62.46亿元,具体构成包括承销保荐费44.53亿元,律师费6.40亿元,审计费11.53亿元。

机构排名情况来看,承销保荐方面中信证券以6.49亿元位列第一,完成11单业务;律师服务收费方面,上海锦天城以0.83亿元居首,完成13单业务;审计服务收费方面,容诚以3.57亿元领先,完成27单业务。

那么,在IPO阶段性收紧、收费规范化和竞争加剧的背景,券商的保荐承销费用是否会进一步降低?对此,上述资深保代认为,“费用若继续降低的话可能难以覆盖成本,但是对于存量的优质客户来说,如果一直处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费用可能会适度下调。”

除此之外,《规定》还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为条件,给予发行人或者中介机构奖励。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表示,“政府对发行人或中介机构的奖励可能诱发公共资源滥用的问题,长此以往将使得市场竞争秩序失衡,不利于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生存发展环境。该行为应当被禁止,避免中介机构丧失独立性,也避免地方政府因存在利益关联而疏于履行监管职责。”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这一规定强调收费应基于实际工作量、所需资源投入等因素予以合理地确定,保持公开透明,提升行业内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而且这一规定也明确遏制地方政府的过度激励。过去一些政府希望通过给予发行人或中介机构奖励,来提高当地企业成功上市的概率,这种方式会引起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增加财政的负担,扭曲政绩观,明令禁止这一类行为有利于营造更加健康的地方经济发展环境。”

同时中介机构有时会与发行人形成不当的利益关系,导致中介机构失去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规定》落地,会有效切断中介机构与发行人之间的不当交易的链条,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新上市公司质量欠缺的问题。”田利辉说。

发布于 2025-07-02 22:16
收藏
1
上一篇:中签新股最佳卖出时机揭秘,第一天卖出是否为上策? 下一篇:宏观视角下,如何深入理解消费政策的影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