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躺平的基民,揭秘多元化搞钱之道
不甘心完全“躺平”的基民,即不想放弃投资和理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搞钱:
1. "多元化投资":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单一的投资渠道,可以分散到股票、债券、基金、外汇、期货、贵金属等多种投资产品中,以分散风险。
2. "长期投资":选择一些业绩稳定、分红良好的蓝筹股或基金进行长期投资,耐心持有,分享企业成长和股市上涨的收益。
3. "定期定额投资":通过基金定投等方式,定期以固定金额投资于基金,可以平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实现长期投资收益。
4. "学习与研究":通过学习金融知识,研究市场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比如价值投资、趋势投资等。
5. "参与市场调研":关注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和公司基本面,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以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决策。
6. "合理配置资产":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股票、债券、现金等资产,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7. "关注科技和新兴产业":科技和新兴产业往往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但风险也相对较大,需谨慎评估。
8. "利用杠杆工具":例如期权、期货等,这些工具可以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风险,需要谨慎使用。
9. "参与股权投资":除了公开市场的投资外,也可以考虑参与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
相关内容:


1./ 不甘心完全躺平的基民,瞄到了它? /
咱们普通人虽然做不了“巴菲特”,但是谨记巴菲特的教诲很容易——“买指数基金,然后好好工作”。这几年,巴菲特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从场内指基(交易所内交易)看,截至4月20日,全市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最新规模达到4.01万亿元。其中,权益类ETF是规模增长的主力军。 自去年9月底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到如今站上4万亿关口,仅仅耗时约6个月。而场外指基也逐渐受到基民热捧,在国内最大的基金代销平台蚂蚁基金上,最新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已超过3200亿元。不久前,蚂蚁基金发布的场外指数投资者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投资者平均持仓2000元,累计超1100万人开启指数基金定投,平均持有时长1239天。2024年,投资者平均收益率为4.14%。


2./ 基民们如何找一本最适配的“学霸笔记”? /
但是,问题又又又来了,指数增强金由于越来越受青睐,市场扩容了不少。根据兴证全球基金报告,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国内指数增强基金规模突破2300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了348%。今年指增基金更是迎来发行热,不过,指增基金波动会比指数基金大,而且收益表现可能不够稳。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全市场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相比沪深300指数,平均每年多赚4.3%,但能够连续5年每年稳定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指增基金,一半都不到。这时,大家又开始头疼了,就像期末考试时,突然发现各种笔记太多,不知该看哪一本,怎么避坑?八妹注意到,蚂蚁基金最近就率先搞了个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指数+」,里面的宽基「年年增」专区,选的就是指数增强基金,过去年年跑赢跟踪指数。更关键的是要比一般的指增基金表现更稳,严控跟踪指数的偏离度,降低收益的波动风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