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科技迎来华源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资本市场关注热度升温

普门科技迎来华源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资本市场关注热度升温"/

普门科技接待10家机构调研,这通常意味着该公司正在积极与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进行沟通,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信心。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和调研机构的一些信息:
1. "原因分析": - "公司业绩预告":可能公司即将发布业绩预告,希望通过调研向投资者展示业绩亮点。 - "新产品或技术发布":公司可能推出了新产品或技术,希望通过调研让投资者了解其市场前景。 - "战略调整":公司可能正在进行战略调整,希望通过调研与投资者沟通新的发展方向。 - "融资需求":公司可能需要融资,通过调研吸引潜在投资者的关注。
2. "调研机构信息": -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证券公司,华源证券可能对普门科技的股票投资价值感兴趣。 -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可能对普门科技的投资机会进行评估。 - "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另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泰达宏利可能对普门科技的投资前景感兴趣。
其他参与调研的机构可能还包括: - 银行机构: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它们可能对普门科技的融资需求感兴趣。 - 保险公司:可能对普门科技的业务模式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评估。 - 产业基金:可能对普门科技在特定产业内的布局和发展

相关内容:

>2024年7月24日,普门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18日接待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宽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普门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会秘书路曼。调研接待地点为北京、普门科技总部大厦会议室、线上电话会议。

据了解,普门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了其股权激励计划和研发项目的最新进展。公司已经发布了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其中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设定了2024-2025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60%、90%的考核目标。公司表示,依靠研发智造和市场营销双轮驱动,有信心完成股权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同时,公司重视核心骨干队伍的建设,持续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此外,普门科技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也非常重视。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公司在体外诊断和治疗与康复领域进行研发的投入和技术的积累。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主要聚焦中速发光仪器、更多检测试剂项目、关键原材料的整合和全新设计研发。临床医疗产品线聚焦于现有呼吸重症、创面治疗、疼痛康复等方面进行产品升级。皮肤医美产品线的研发主要围绕抗衰、美白嫩肤、皮肤治疗、脱毛生发、私密治疗等几个方向来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公司会持续基于市场需求和已有技术平台新技术的发展去做新产品研发的立项,未来会同时考虑通过内生性投入项目和外延收并购的方式去做新产品的研发拓展。

调研详情如下:

除前期已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交流内容外,本次新增主要互动交流内容如下:

1、今年股权激励的业绩目标能完成么?是否会考虑发行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答:目前公司已经发布了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在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设定了在2022年基础上,2024-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60%、90%,或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60%、90%的考核目标。公司依靠研发智造和市场营销双轮驱动,继续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深耕海内外市场渠道拓展,积极把握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机遇,公司有信心完成股权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

公司始终重视核心骨干队伍的建设,持续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在激励员工积极性与忠诚度、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公司将会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市场状况、公司发展战略、员工激励机制、股东利益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定是否推出新一期的股权激励计划。

2、公司有哪些产品以及目前正在进行哪些研发项目?是想自己研发产品还是收购已有产品?

答:公司十分重视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公司持续在体外诊断和治疗与康复领域进行研发的投入和技术的积累。

在体外诊断领域,生化免疫产品线主要重点聚焦中速发光仪器、更多检测试剂项目、关键原材料的整合和全新设计研发;免疫比浊平台围绕提升仪器自动化程度、样本处理能力、增加检测项目的能力上进行研发,以期推出更高速、更大通量的特定蛋白分析仪。

临床医疗产品线聚焦于现有呼吸重症、创面治疗、疼痛康复等方面进行产品升级,获得国际市场更多国家的产品注册证等。

皮肤医美产品线的研发主要围绕抗衰、美白嫩肤、皮肤治疗、脱毛生发、私密治疗等几个方向来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公司会持续基于市场需求和已有技术平台新技术的发展去做新产品研发的立项,未来会同时考虑通过内生性投入项目和外延收并购的方式去做新产品的研发拓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发布于 2025-07-03 05:14
收藏
1
上一篇:财经早班车丨外汇交易中心特惠举措,免收中小微企外汇衍生品交易手续费,助力市场稳定 下一篇:华源证券力挺海螺水泥,授予增持评级,看好未来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