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浏览器3·15晚会遭点名,医疗推广乱象何时得以整治?
UC浏览器在3·15晚会(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晚会)上被点名,主要是因为其在医疗推广方面存在问题。3·15晚会是每年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旨在揭露市场中存在的各种消费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
医疗推广问题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敏感且重要的领域。以下是一些关于医疗推广问题的要点:
1. "虚假宣传":一些企业在医疗推广中夸大产品功效,甚至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2. "非法广告":未经批准的广告内容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浏览器等平台。
3. "误导性信息":一些医疗信息平台或应用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可能导致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决定。
4. "隐私泄露":在收集用户健康数据时,可能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对于UC浏览器被点名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后续措施:
- "整改措施":UC浏览器可能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停止涉嫌违规的医疗推广内容,对现有内容进行审查和整改。
- "监管加强":监管机构可能会加强对医疗广告的监管,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 "行业自律":互联网企业可能会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医疗信息传播环境。
- "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医疗信息的辨识能力,避免被误导。
医疗推广的“休止符”何时到来,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政府监管的加强、企业自律的提升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
相关内容:
3月15日,2021年央视“3·15”晚会上,UC浏览器因医疗类广告被点名。
央视记者在UC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前几条都是网友分享治好疾病经历,而在最下方被标注着广告字样。点开这样的广告后,呈现出“网友”的亲身经历的分享,并推荐一位“老师”。
央视记者联系上该“老师”后,就被推荐了“白背三七诺丽果粉”,据该“老师”介绍,连续服用四个月左右,就可以停针停药、稳定血糖。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条: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而对于违规广告,浏览器平台的代理公司也心知肚明。UC广告代理公司亦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表示,公司没有资质,他们这边提供,页面也是他们帮着弄。”
对于上述行为,截至记者发稿,UC浏览器方面尚未回复。
对于搜索引擎而言,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广告内容审核不严一直以来都是行业通病。一位传媒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6年以来,搜索类广告经过一轮整改,从形式上看“广告”的字样已经明显标注,但广告的内容审核依然不够严谨,尤其是医疗类广告涉及身体健康的内容,平台作为把关人有责任严格审核。
天眼查App显示,UC浏览器关联公司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软件批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等。天眼查股东信息显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目前持有该公司90%的股份,为该公司最大股东。
此外,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多项法律诉讼,其中多数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纠纷、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从成长历史来看,自从成立以来,UC浏览器已经经历了八轮融资。2006年,UC曾获得雷军的4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在2009年6月1日的B轮融资中,投资方中第一次出现了阿里巴巴的身影。随后,在2013年5月1日的E轮融资和Pre-IPO融资中,阿里巴巴共投资了近7亿美元。
2014年6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UC联合宣布,UC全面融入阿里巴巴集团。当时媒体报道称,本次整合将主要以阿里巴巴集团股票置换为主,配合部分现金。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