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市就预告业绩下滑,AMC系的信达证券还能保持多少“光环”?

刚上市就预告业绩下滑,AMC系的信达证券还能保持多少“光环”?"/

AMC系的信达证券作为一家上市证券公司,其业绩预告下滑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行业竞争、公司经营策略等。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信达证券业绩和“光环”的因素:
1. "市场环境":证券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可能会影响信达证券的业绩。例如,股市下跌可能导致交易量减少,从而影响佣金收入。
2. "行业竞争":证券行业竞争激烈,其他证券公司可能会通过价格战、产品创新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这可能会对信达证券的业绩产生压力。
3. "公司业务结构":信达证券的业务结构如果过于依赖某一项业务,如经纪业务或投资银行业务,那么该业务的下滑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业绩。
4. "监管政策":监管政策的变动也可能对信达证券的业绩产生影响。例如,新的监管规定可能会增加公司的合规成本或限制某些业务活动。
5. "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状况对证券市场有直接影响。经济衰退或增长放缓可能会减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从而影响信达证券的业绩。
关于信达证券的“光环”,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因素:
- "背景实力":作为AMC(资产管理公司)系证券公司,信达证券可能拥有较为雄厚的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 "品牌声誉":作为一家上市证券公司,信达证券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 - "业务范围":

相关内容:

rong>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见习记者易妍君 广州报道

本月第一个交易日,A股上市券商迎来新成员。

2月1日,信达证券(601059.SH)正式登陆A股主板,成为国内第二家AMC系上市券商。

上市首日,信达证券的表现颇为亮眼。当日开盘后,该公司迅速被拉升至涨停,股价报11.88元/股,涨幅为44.00%;上午10时复盘后,信达证券保持涨停至收盘。截至当日收盘,信达证券总市值385亿元。

从经营业绩来看,2019年—2021年,信达证券的营收、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不过,信达证券表示,公司所在证券行业的业绩受资本市场行业变动影响较大,预计公司2022年度的业绩较2021年度可能出现下滑。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对信达证券年度营业收入贡献最大的仍然是经纪业务。

AMC系券商的上市之路

从递交上市辅导申请到正式登陆A股市场,信达证券用了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回顾来看,信达证券母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于2020年8月公告,正考虑分拆旗下全资子公司信达证券及其附属公司在国内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

公告当日,信达证券即向北京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的申请。2020年12月,证监会受理了信达证券的IPO申请,并于2021年4月,对后者首发申请文件作出反馈意见。直至2022年6月30日,信达证券首发上市申请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

又过了大概半年,信达证券终于拿到了发行批文。2022年12月15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证监会核准信达证券公开发行不超过3.243亿股新股。

具体来看,信达证券本次发行价格为8.25元/股,募集资金净额25.81亿元。根据上市公告书,信达证券此次发行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按市值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此次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3,243.0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29,187.0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90%。本次发行网下投资者弃购14,320股,网上投资者弃购1,560,980股,合计1,575,300股,由保荐人(主承销商)和联席主承销商包销。

信达证券原计划在2022年12月23日举行网上路演,并于2022年12月26日进行网上、网下申购。但实际的网上、网下申购均有延迟。

根据信达证券在去年12月23日发布的公告,由于其发行价格(8.25元/股)对应的2021年摊薄后市盈率高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存在未来发行人估值水平向行业平均市盈率回归,股价下跌给新股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因此,其网上、网下申购推迟到了2023年1月16日。

就上市时间而言,信达证券的“运气”相当不错。今年开年以来,A股涨势喜人,券商股也迎来全面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自1月1日以来,申万证券Ⅱ指数的涨幅达到9.77%。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先后有东莞证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通过了IPO发审会。其中,最晚过会的首创证券最先拿到了发行批文,并已于当年12月上市。目前,还有华宝证券、开源证券等4家券商正在等待IPO申请过会。

2022 年业绩预计下滑

作为AMC系券商,信达证券自2007年成立以来就已自带“光环”。有分析师认为,信达证券是中国信达金融板块的重要平台,其有望成为中国信达协同集团内金融业态、联接国内资本市场的关键纽带。

不过,在证券行业盈利模式转向的当下,较为倚赖经纪业务的券商未来或面临一定挑战。

来自开源证券的数据显示,上市券商资金型业务收入占比自2013年的35%提升至2021年的46%,行业整体呈重资本化趋势。

而截至2021年,在信达证券的业务版图中,仍以经纪业务为重;其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体量相对较小。根据公司年报,“经纪业务作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收入持续攀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6.85 亿元,同比增长2.75%,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2021年,信达证券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净收入分别为4.40亿元、3.31亿元。

机构数据显示,按照经营分部口径,信达证券2021年营收结构为经纪业务贡献44%、投行12%、资管9%、自营6%、期货5%、境外业务5%、其他业务(含信风投资、信达创新、信达澳亚及其子公司)贡献19%。

整体上,2019年至2021年,信达证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23亿元、31.62 亿元、38.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8.56亿元和12.12亿元。

此外,据招股书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该券商实现营业收入26.92亿元,净利润7.58亿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24%和1.54%。但信达证券预计,公司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7.97%至7.8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74%至7.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98%至7.81%,2022 年度业绩预计较2021 年度可能会有所下滑。

信达证券解释,影响其2022年度业绩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2022年1—9月市场交易量同比有所下滑且佣金率下降,信用业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下降,基于此市场环境,公司预计全年经纪业务及信用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二是基于2022年1—9月已实现收入及在手项目,公司投行业务收入预计全年有所下降;三是2022年以来市场波动较大,全行业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公司投资业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预计全年收益有所下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看好信达证券的发展前景。

华西证券非银金融团队在研报中指出,信达证券的控股股东中国信达是我国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从事金融服务、地产等业务的平台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金谷信托、信达金融租赁、信达香港、信达投资、中润发展,并持有煤炭、化工等行业骨干企业数百亿元的债转股权。中国信达集团在处置不良资产、参与企业并购重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过程中,会派生大量的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和债转股项目,这都将成为信达证券特色发展的业务来源。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发布于 2025-07-03 14:09
收藏
1
上一篇:国债逆回购投资攻略,哪些人适合购买?开户是否免费? 下一篇:2024年红利投资精选,这些投资公司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