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理财盘点,银行理财转型加速,迈向新纪元
年末理财盘点:银行理财迎来转型加速年
随着2023年的结束,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加速年。在这一年里,银行理财业务在监管政策、产品结构、投资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是年末理财盘点的主要内容:
一、监管政策逐步完善
1. 加强理财业务监管: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推动理财业务规范发展。例如,对理财产品销售行为、信息披露、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实施净值化管理:监管部门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推动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提高理财产品透明度。
3. 推进理财子公司改革:监管部门鼓励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实现理财业务与银行其他业务分离,提高理财业务专业化水平。
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1. 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提升:随着净值化改革的推进,净值型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占比逐年上升,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
2. 高风险产品占比下降:监管部门加大对高风险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引导银行调整产品结构,降低高风险产品占比。
3. 绿色金融产品增多: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银行理财产品中绿色金融产品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三、投资策略多元化
1. 优化资产配置: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策略上更加注重资产配置,降低单一资产类别风险,提高整体收益。
2. 发展另类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拓展另
相关内容:
2019年同样也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元年,截至目前,已经有9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6大国有银行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同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和《净资本管理办法》等配套监管也相应落地,使得银行理财业务趋势更加明晰。
尽管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有所增加,但今年以来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在不断走低,虽然降幅不是很大,不过11月份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降幅较前几个月有所扩大,降至17%。而今年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稳步增长,下半年以来发行量大幅增加。11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创新高,为1383只,较10月份增加了298只,环比增长27.47%。
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长是银行加速净值化转型的成果,但在转型过程中,银行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揽储压力。普益标准研究员涂敏指出,随着保本理财退出,理财收益率下行,如果无法及时发行新产品续接,银行确实面临着揽储压力,而且中小银行面临的揽储压力更大。另外,银行本身的投研能力欠缺和客户接受度仍普遍较低也是银行净值化转型面临的诸多困难中的重中之重。银行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对净值型产品的运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投资者教育进行充分的引导。
而从净值型产品风险等级来看,目前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现金管理类产品具备低风险、低门槛、高流动性,成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主流产品之一。不过,未来,中低风险产品的集中度上升趋势可能会有所减缓。一是因为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出台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范性文件,对此类产品的增长可能产生影响;二是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正在趋向多样化、个性化,银行理财也将向多元化策略、多资产配置、多等级的风险偏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