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多管齐下,全方位发力整治“老赖”顽疾

大同市多管齐下,全方位发力整治“老赖”顽疾"/

大同市在治理“老赖”(失信被执行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做法:
1. "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将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纳入名单,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公示,包括媒体、网络等,以增加其失信成本。
2. "限制高消费":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高消费措施,如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高铁一等座等。
3. "限制出境":对于失信被执行人,依法限制其出境,防止其逃避执行。
4. "限制任职":对于失信被执行人,依法限制其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职务。
5. "联合惩戒":与相关部门联合,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如限制贷款、购房、租赁车辆等。
6. "强化司法拘留":对于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失信被执行人,依法予以司法拘留。
7. "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8. "开展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打击“老赖”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一批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
9.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失信行为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10. "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举报失信被执行人,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相关内容:

大同政法”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号同时曝光4224名失信人员

本报讯(记者 赵志成 通讯员 马静波)近日,受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委托,“大同政法”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号同时曝光了从2016年到2018年7月23日的4224名“老赖”(自然人)名单,以期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震慑,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记者注意到,失信名单详细记载了失信人员姓名(名称)、类型、证件号码、执行法院、失信行为情形等,堪称史上最全老赖名单。此名单公布后,失信人员在乘坐飞机、动车、买房买车、子女进入贵族学校、营业执照、办税等方面将受到一定限制。这是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执行工作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强化各项执行工作,在解决执行难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一项具体措施,目的是全面遏制执行难。

大同各级法院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执行工作的高度融合,目前,全市12家法院全部实现了与最高法院执行查控网络的对接,通过最高法院的“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可以与3400多家银行以及公安部、交通部、工商总局、人民银行等单位实现联网,能够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存款、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4类16项信息。这也为全面推行执行实施关键节点前置审查,防止执行瑕疵行为奠定了基础。而通过这一措施,该市目前已有109件执行案件进入了网络司法拍卖程序,涉及金额6.38亿元,将直接为当事人节省佣金461.17万元。

在此基础上,大同中院还特别制定了《关于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指导意见》,从保护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角度着手,对拒执罪构成要件中犯罪故意的认定时间向前推至判决生效之日或诉讼开始之日,有效防止被执行人确有转移财产规避执行而法院却无法追责的情况。今年1月21日,大同中院和中国人保股份公司大同分公司共同签订执行悬赏保险服务合作协议,在全省首推“执行无忧”悬赏保险,这也成为大同法院破解“执行难”的又一举措。推行执行悬赏保险,将司法实务与保险服务相融合,可以减少申请执行人的成本支出,拓宽执行悬赏的信息发布渠道,加大对被执行人的心理震慑,用“司法+保险”的创新模式,推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成效整体提升,也为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布于 2025-07-04 04:06
收藏
1
上一篇:大同市多管齐下,全面出击治理“老赖”现象 下一篇:股票开户注册指南,轻松开通证券账户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