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下修揭秘,究竟是什么意思?探析历史上的下修案例
可转债下修,是指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公司根据事先约定的条件,对可转债的转股价格进行调整,通常是将转股价格向下修正。这种调整通常是为了增强可转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或者为了使转股更加有利。
下修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降低转股价格":这是最常见的下修方式,目的是让投资者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转换为股票,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2. "缩短转股期限":有时候,发行公司也会通过缩短转股期限来鼓励投资者转股。
3. "调整转股价格的计算方式":例如,可能从固定价格调整到市价等。
下修的案例:
1. "2018年",京东发行的可转债“18京东01”在上市后不久,就进行了转股价格的下修。这是因为在京东上市后,其股价低于转股价格,导致投资者转股意愿不高。京东通过下修转股价格,提高了投资者的转股积极性。
2. "2019年",美团点评的可转债“19美债”也进行了转股价格的下修。当时,美团点评的股价低于转股价格,为了吸引投资者转股,公司下调了转股价格。
3. "2020年",小米集团的可转债“20小米01”也进行了转股价格的下修。在小米上市后,其股价一度低于转股价格,公司通过下修
可转债下修什么意思,有没有下修的案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