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再融资政策革新!量化“轻资产高研发”企业新标准正式实施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创业板再融资政策迎来新的规定,这通常意味着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较大,以下是可能的新规内容和影响分析:
1. "明确“轻资产 高研发”量化标准":
- "新规内容":新规可能对“轻资产 高研发”企业的再融资条件进行了具体量化,例如,可能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增长率等方面设定了具体标准。
- "影响分析":
- "对企业":有助于“轻资产 高研发”企业更明确地了解再融资的条件,有利于这类企业通过再融资来支持其研发活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 "对投资者":新规有助于投资者更准确地评估这些企业的价值和成长潜力,可能吸引更多投资。
- "对市场":有助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市场活力。
2. "新规可能带来的影响":
- "融资渠道拓宽":新规可能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通过再融资获取资金,从而拓宽融资渠道。
- "优化资源配置":新规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 "提高市场效率":新规可能有助于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总之,创业板再融资政策的新规对市场和企业都可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然而,具体实施效果还需根据政策细节和市场反应来评估
相关内容:
本报记者 田鹏
6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8号——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以下简称《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深交所官网截图
本次发布的《指引》共13条,明确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适用“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范围、具体认定标准、信息披露要求、中介机构核查要求和募集资金监管要求等具体事项。
具体来看,《指引》适用于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认定指标具体明确、可量化,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进一步提升。
一是明确“轻资产”认定标准。具有轻资产特点的企业,要求公司最近一年末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使用权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通过资本性支出形成的实物资产合计占总资产比重不高于20%。相关资产项目与会计科目一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经审计后可直接评估判断是否满足“轻资产”条件。
二是明确“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具有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要求公司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15%;或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不低于3亿元且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3%。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无研发人员占比要求,这与创业板首发上市板块定位标准一脉相承。同时,对于适用研发投入不低于3亿元标准的上市公司,新增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3%的底线要求,旨在保障研发投入质量,避免仅因规模体量大而满足“高研发投入”标准。
三是明确负面情形。《指引》明确,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体现出“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紧紧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着力点,支持更多符合“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该政策工具,推动典型案例落地,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