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查询与修复实操攻略,揭秘如何高效查询及改善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查询与修复实操攻略,揭秘如何高效查询及改善企业信用"/

企业查询信用信息和修复信用是维护企业良好信誉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实操方法:
### 查询信用信息
1.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 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通过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查询企业基本信息、行政处罚、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2.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 企业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自身信用报告,了解贷款、担保、信用卡等信用信息。
3. "地方信用信息平台": - 部分地方政府建立了地方信用信息平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查询地方层面的信用信息。
4. "行业协会": - 行业协会通常也会对会员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公示。
### 修复信用
1. "纠正错误信息": - 发现错误信息后,应尽快向信息发布机构提出更正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积极履行合同义务": -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3. "及时还清债务": - 对于逾期贷款、欠款等,应及时偿还,避免形成不良信用记录。
4. "参与信用修复活动": - 部分地区或行业会组织信用修复活动,企业可以积极参与。
5. "加强内部管理": -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信用意识。
6. "主动公示正面信息": -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行业协会等渠道

相关内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今日发布。此次《方案》出台的目的,是针对企业等经营主体的信用修复,更好帮助经营主体高效、便捷重塑信用。《方案》中,对于企业修复信用时面临的材料准备、流程复杂、部门协调、第三方机构不规范及修复条件不足等问题都进行了规范。

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综合评价处处长 何玲:完善信用修复制度,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失信主体的合法权益,传递容错、纠错的制度善意,帮助其消除不良信息,重获市场信任。

企业在哪里可以查询到信用信息?

此次的《方案》对于企业,特别是有信用修复需求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那么,企业在哪里能查询到自身的信用信息?

何玲:各行业部门的官网都会公布本领域的公共信用信息,比如生态环境领域的行政管理信息、市场监管领域的经营异常信息等,除了在“信用中国”网站可以查询,还可以在对应领域的部门官网上查询。

哪些信用信息会在网站上被公示?

哪些信用信息会被公示?

会公示多长时间?

此次《方案》将所有失信信息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类。分类不同,公示期长度也不一样。

对于轻微失信,公示期最长为3个月

而对于严重失信信息,最长可公示3年

具体分类标准则由各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在“信用中国”网站进行统一发布。

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怎样进行信用修复?

在《方案》中,特别提到了要明确信用修复申请渠道

哪些企业可以申请信用修复?

企业怎么做才可以进行信用修复?

《方案》中提出,需要信用修复的企业,首先需在自身失信信息公示达到最短期限后,提起信用修复申请,同时,企业还需纠正自身失信行为,并履行完相应的责任,取得相应证明材料。

此外,《方案》还对信用修复流程进行了简化。申请人既可以在“信用中国”网站提交相关材料,线上完成办理流程,也可以就近到政务服务中心“信用修复”业务窗口,由工作人员帮助指导填报修复申请。

同时,《方案》对信用修复的办理期限也进行了规定。明确在企业提起申请10日内需要反馈信用修复结果,对于材料复杂、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修复的,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信用修复后,行业主管部门平台以及“信用中国”网站要及时停止对失信信息进行公示。

企业遇到特殊情况该如何进行信用修复?

对于需要信用修复的企业,如果修复结果有异议,企业该怎么做?如果企业的经营出了问题,又该如何完成信用修复?

《方案》明确,要健全异议申诉处理机制,企业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或直接向主管部门提出异议申诉;行业主管部门会及时核查处理,将相关信息及时共享到“信用中国”网站,失信主体可在线查询处理结果。

针对正在破产重整,或正处在和解协议执行期间的企业,如果仍有失信信息,会让企业在融资贷款、招标采购等方面受到影响,不利于重整企业融入市场。《方案》中也对此提出了解决措施。

何玲:对于那些正处在破产重整的企业,这种特殊情况,重整企业可以持法院批准的相关材料,提出信用修复申请后,行业主管部门帮助企业暂时恢复信用,以便其在破产重整期间或者是和解协议执行期间,顺利开展经营,待企业重整完毕后,才重新评估企业信用状况。

花钱修复不良信用信息?千万别信!

《方案》中提到,要规范征信机构使用信用信息的行为。那么针对信息发布的第三方平台,又该如何进行监管?

对于征信机构产品的规范,《方案》中的措施可以概括为“通堵结合”。“通”就是打开一个信息共享机制通道,实现修复信息在“信用中国”网站和征信机构的同步更新,提高第三方平台在信息公示的准确性、及时性。“堵”就是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第三方平台不规范行为的严格监管,对于部分平台的有偿删除、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

何玲:凡是打着可以提前修复,声称可以花钱修复不良信息的行为,都是非法牟利的陷阱,也是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的行为。信用修复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切记。只有做到更加科学合理地监管,才可以持续为经营主体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

(总台央视记者 吴昊 李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发布于 2025-07-04 16:35
收藏
1
上一篇:扎根基层,心系客户,一位基层客户经理的奋斗之路 下一篇:上海13年老超市借鉴胖东来模式“逆袭翻红”,经理感叹,不改真不行,生存挑战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