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购中签难上加难,国泰君安“任性”弃购引争议,当事人涉嫌渎职行为解析
国泰君安“任性”弃购新股的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几点分析:
1. "中签不易":新股申购中签率通常较低,投资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参与申购,中签后才能购买到新股。因此,中签本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难度。
2. "国泰君安弃购原因":据报道,国泰君安弃购的原因可能是对市场前景的判断。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对某些新股的估值和未来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从而选择弃购。
3. "当事人渎职之嫌":关于当事人是否有渎职之嫌,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国泰君安在弃购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如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决策、未充分评估风险等,那么当事人可能存在渎职行为。
4. "监管层关注":这一事件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监管部门可能会对国泰君安的弃购行为进行调查,以确保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5. "市场影响":国泰君安弃购新股的事件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这可能会引发市场对机构投资者行为和风险管理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国泰君安弃购新股的事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关注当事人是否有渎职之嫌的同时,也要关注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等因素。
相关内容:
国泰君安网下申购浙商证券,获配4047股,实际缴款认购2300股,剩下的弃购,由承销商东兴证券包销,这一事件被投资者热议,本栏认为国泰君安相关工作人员有渎职的嫌疑。
按说中签新股,上市后即使首日卖出也能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广大中小投资者中一签都困难,一旦中签,就算借高利贷也要认购中签新股。但是国泰君安却放弃认购了一部分股票,这一做法耐人寻味,可能原因也是投资者猜测的重点。
本栏认为,国泰君安作为一家很大的金融机构,自己本身又是一家超级券商,不可能对新股申购和认购的规则不了解,认购浙商证券中签新股,根本用不了多少钱,这对于一家超级券商来说肯定不是没钱能够解释的。那么能够判断的就是,国泰君安的工作人员一定是有意或者无意间没有给相关账户准备好资金,以至于新股没有被全额认购。
会不会是有意的?本栏认为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因为如果相关人员有意忘记准备出足够的资金,那么将会出现确定的受益人,就是承销商东兴证券。如果说国泰君安忘记了申购新股,虽然说也同样会给股东带来损失,但是这可以理解为是真的忘了。因为如果国泰君安忘记申购新股,将可能提高网下中签率,并不一定是哪个机构或者个人能够确定受益。但是忘记认购则不同,承销商将能够百分之百确定自己将可以认购这些弃购新股。
这就是说,相关人员可能是故意忘记准备资金,也可能是真的忘了。如果是故意忘记,那肯定是职业道德问题;但如果是真的忘记了,那也有渎职的嫌疑,毕竟这个忘记已经实实在在给国泰君安的投资者带来了财产损失。
作为国泰君安的投资者,本应该通过这次新股认购再加上未来的卖出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这个投资收益将会在财务报表上计入全体股东的利润,现在这个利润出现毫无“风险”的减少,仅仅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忘记准备资金认购新股,这个损失不应该由全体股东承担。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也曾经出现过,记得一家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在一次配股过程中没有为配股缴款,导致股价除权后基金资产受到了损失。但是这两件事还是有区别的,配股这事可能并没有专人关注,基金经理可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调研上市公司、翻阅研究报告上,持有的众多股票中忽然有一个实施配股的,基金经理可能还真就不知道。但是申购新股则不同,券商肯定有专门人员负责新股的申购和获配后缴款工作,这样还能忘了,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原标题:新股申购中签不易 国泰君安“任性”弃购为哪般)
广东广播电台股市广播成立于1993年,是广东省唯一的股市专业财经电台,财富动力网是广东广播电视台股市广播FM 95.3、《投资快报》官方网站,为证券投资者提供快捷、权威、简明、实用的股票市场金融资讯、内参、数据、股票技术分析服务。
【原标题:新股申购中签不易 国泰君安“任性”弃购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