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破3300点风云再起,牛市狂欢还是割韭菜?1.6亿股民激战入场,券商预警风险,大妈开户信心满满
A股市场在破3300点后,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从不同声音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的复杂性:
1. "券商观点":券商通常会对市场持谨慎态度,他们可能会提到“看不懂”、“风险”和“冷静”等词汇。这是因为券商作为专业机构,他们需要考虑到市场的波动性、政策变化、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看不懂":市场可能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或者是突发事件导致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 "风险":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考虑到投资风险。
- "冷静":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理性分析,避免盲目跟风。
2. "股民观点":1.6亿股民冲刺进场,这表明市场有一定的热度。大妈表示要开户,这反映出普通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参与热情。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牛市预期":投资者可能认为市场已经触底,未来有上涨空间。
- "投资机会":市场存在一些具有潜力的投资机会,吸引投资者进场。
- "财富增值":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实现财富增值。
总结来说,A股市场在破3300点后,券商和股民的观点存在差异。券商提醒投资者保持谨慎,关注风险;而股民则表现出对市场的信心和参与热情。投资者在参与市场时,应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分析,谨慎决策。
相关内容:
作者丨曹蓓 编辑丨王毕强
7月6日,谈什么都很难激起大家统一的兴趣,除了股市。
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332点,大涨近6%,创2年半新高,两市成交量逾1.5万亿元,创5年新高,逾200股涨停。
这一天,原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管清友的微博在上午的一个多小时里更新了8条,全部跟股市有关。
“感受到了2015年四五月份的市场气息和情绪。”
“一上午接近万亿的成交量,远超2015。”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你能取半瓢饮就很好了,不要贪瓢。”
路边柳树下乘凉的老李,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着最新的消息,“今日早盘,上证指数迎来了久违的五连阳,截至午盘,上证指数报收3286.69点,上涨4.24%,逼近前期高点(2019年4月8日最高3288.45点),午间收盘点位创下了近两年半以来新高。……上午市场成交额超9000亿,达到9378亿……7月以来,沪指累计涨幅已超10%,深成指也大涨超7%……今日上午半天时间,北上资金净流入近150亿元,而到上周五为止,北上资金7月净买入金额已经超300亿元。……”
不一定听得懂,或者说绝大多数的“老李们”都听不懂,只是广播里原本只占一小部分的关于股市的内容突然在这段时间大大增加了时长。
对于老李来说,这种消息只在周围人都谈论股市时,作为让他能插一句“最近股市可挺好啊”的依据,这就够了。但他通常会在人们议论到兴头上的时候说一句,“你光听他们赚了多少,赔的时候谁也没吭声,这种小散户十个炒股九个赔,钱还是存银行最保险。”
有机构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股票投资者数量达15975.24万户,其中自然人投资者占比99.76%。
每一次股市大涨,都能引发这将近1.6亿股民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分享自己的炒股秘籍和可观的收益。这一次,怕也是如此。
“牛市”的字样开始霸屏,行动派却早已冲进去,谨慎的散户则开始重复着极为相似的问题:“现在上车还来不来得及?”“该不该把手中的股票抛掉?”“牛市真的来了吗?”
“别再问我牛市是不是来了。我不知道。只有牛市走的时候你才知道它来没来过。”管清友的其中一条微博写道。
经济学家都不知道,但这1.6亿股民中,看起来,很多人都知道。

“韭菜”跑步进场:“周末太多余”
“不愿过周末,是牛市特征。”在此前传言被监管方面约谈的网红股评大V李大霄在微博上称。
即便是公认的“A股死多头”,曾无数次花样呼唤牛市,李大霄还是在几条微博中,发出了“(注意)风险”“冷静”的字样。
当红色的数字和“涨停”加感叹号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时,确实很难让人冷静,至少很难让一部分人冷静。
在此前的那个周末,媒体报道称,6月份国泰君安线上开户环比上升三成以上,其中90后开户比例最高,达到30%;君弘APP月活环比提升近10%;中信证券6月新增开户数量环比增加大约30%。
社交媒体上、新闻里,都是排队开户的“证据”,比如,去开户显示前面有300多人排队的照片。
此前一周,三大股指周涨幅均超过了3%,上证一路拿下3000点、3100点,两市成交久违地连续突破万亿关口。
不少人在周末表态,“这周末唯一的意义,就是不断地接近周一。”但也有市场不少人判断,周末过后的7月6日会大概率迎来“黑色星期一”。
事实证明,上证指数打破了此前的担忧,7月6日开盘一骑绝尘,冲上3300点。
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反映多个证券平台出现证券账户无法注册、无法登录或者银证转账卡顿、无法显示盈亏持仓等数据等问题。
卖房的、卖车的、一把梭哈的、加杠杆的进场的消息……目的地都是指向股市,真真假假,却传递着股市“春”的讯息。

“最近股票是不是挺好,要不我也去开个户吧,买了以后就拿着,涨起来再抛,跌了也不卖。”63岁的胡玲(化名)已经当了20多年的家庭妇女,也并没有什么惊人的学历,现在她看炒股软件的手机中还装着两个虚拟货币平台的APP。在炒币大军最壮观的那段时期,她在微信群里得到了不少消息,买入了自己都搞不懂的东西。第一次买了1000元,然后5000元,然后又5000元,听说另一个平台好,又在另一个平台上买了2000多元,总投入并不多,但是说好能随时卖出的各类“币”还在账户里躺着,“客服说能取出来,但现在是熊市,卖了就亏大了。”
这是她一贯的投资策略,现在她想把这种观念策略应用在股市上,遭到丈夫和子女的一致反对,但他们知道,反对没有任何作用,胡玲去开户这件事,除非大盘连续下跌,否则一定会在这几天发生,比如今天,胡玲就在饭桌上说,“要是我早开了户,这轮肯定能赚不少。”
“开就开吧,炒股总比炒币强。”胡玲的儿媳说。
心动的人不少,行动的人似乎更多。
“我之前不炒股,三四月份的时候,有人给我推荐券商股,那时候有券商股暴跌,我也知道是机会,但是人性就是人性,要是那么轻易能战胜,就不是人性了。”婉婉(化名)终究还是没有开户,而是买了券商股、银行股的基金,收益差了十倍。
7月6日上午10:53,她提交了开户申请,然后发了一张朋友圈自嘲,“韭菜来了”。
还能不能涨?还能涨多久?
“问:平时不炒股的亲戚开始问股票了。这是见顶信号吗?答:还没有,见顶是他给你推荐股票的时候”。
A股7月6日大涨收兵后,各类调侃横飞,市场开始担忧后续的走势。
不少券商和机构在此前曾多次提出“牛市”的概念,但之前喊了数月的“技术性牛市”“复苏牛”“慢牛”的概念,似乎在一瞬间突然变成“疯牛”。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称A股今日上涨“没有悬念”,但比较出乎意料的是此次上涨的幅度非常大。

“中国的A股从来没有什么‘慢牛’。”他在采访中解释了上涨原因,从数据上看,端午节期间央行十年以来首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同时国内通胀压力可能会继续往下走,这样也给央行继续宽松预留了空间,但他强调,当前信用增速相对于货币增速并没有大幅超前,如果市场太过着急,将这些利好的前景变成“泡沫化”的东西,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在此前的报告中,他曾提示,“在没有正确解读宏观数据就变得过于兴奋的市场里”,要保持头脑冷静。
虽然对于短期市场走势很难判断,但券商对中长期后市的展望显示出方向性的乐观。
“至少可以期待一波‘非常像牛市’的大反弹。”申万宏源2020年中期策略会的消息称。
国泰君安表示,“看好后市,突破3300,静待3500。”
海通证券也发布研报,今年上半年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A股韧性很强,源于宏微观流动性充裕,牛市格局未变。下半年企业利润同比将回升至两位数,牛市进入盈利估值双轮驱动,市场有望向上突破,创本轮牛市新高。
7月6日,四大证券报之一的《中国证券报》发布头版评论,《培育A股“健康牛”是育新机开新局重要抓手》。
“是信号吗?”人们开始猜测。
一位股民发帖称,“我胆小,仓位减半了”。
底下不少人跟帖,“我也是”。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观象台创作,在今日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