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行动】警惕!男子接电话被骗14万,定安警方提醒,“三不一多”防诈骗攻略助你守好钱袋子

【百日行动】警惕!男子接电话被骗14万,定安警方提醒,“三不一多”防诈骗攻略助你守好钱袋子"/

【百日行动】男子接电话被诈骗14万 定安警方提醒牢记“三不一多”
近日,定安县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一名男子因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14万元。为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定安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牢记“三不一多”原则,谨防上当受骗。
据悉,受害者张某在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后,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客服,称张某的银行卡涉嫌洗钱,需要配合调查。张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在对方提供的虚假网页上填写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随后,对方以验证资金为由,要求张某将14万元转入指定账户。
张某在转账过程中,意识到可能存在问题,立即向警方报案。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成功冻结了涉案账户,并迅速追回了被骗资金。
为防止类似诈骗案件再次发生,定安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一、不轻信陌生电话。接到陌生电话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对方身份和所述内容。
二、不透露个人信息。在未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三、不转账汇款。在未核实对方身份和交易内容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四、多核实。在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和交易内容,避免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

相关内容:

7月24日,定安的苏先生接到一通自称是“银监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可就是这一通电话,让苏先生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损失约14万元。

苏先生说:“他说我的银行卡限额了,我刚好有一张银行卡被限额500元,他说可以教我解除这个限制功能,于是我就按他教的步骤操作。”

  据苏先生回忆,起初接到这个电话时,他并不相信对方说的话。可随后,这名自称是“银监会”的工作人员准确报出了苏先生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被限额的银行卡号。于是苏先生相信了这名自称是“银监会”工作人员的男子,并按他教的方法来操作,打开微信,点开借款微粒贷,先把钱转到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里。随后,该男子给苏先生发送了一个银行卡号,并称这是银监会的安全账户,要求苏先生将借贷平台内资金转到这个安全账户,而这一步骤也引起了苏先生的警惕。

  “钱是不能转到陌生人账号”,觉得蹊跷的苏先生直接挂断电话。

  然而,在苏先生挂断电话1分钟后,对方再次拨通了苏先生的手机。

  “你现在不转过来,过几分钟你的银行卡跟微信都将被冻结。”苏先生打开微信试了一下,的确被冻结了。

  这回,苏先生彻底相信了对方,通过某屏幕共享的方式,按照对方指示在微粒贷和两家银行的借贷平台,总计借贷了142500元,并全部转入对方账户里。

  当天下午6时30分,苏先生接到了海南省反诈中心96110的电话,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便立即报了警。

  目前,定安警方已立案侦查。该案件是典型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他人财物的电信诈骗。

定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四中队中队长赵润民提醒,生活中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就是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前多核实。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台

【电信网络诈骗五大高发类型】

●刷单返利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虚假网络贷款诈骗

●冒充客服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其中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成为最为突出的5大高发类案。

01刷单返利类诈骗:刷单返利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相互“融合”,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引流方式。诈骗分子主要犯罪手法为:第一步,前期引流。第二步,小额返利。第三步,诱导下载刷单APP。第四步,完成诈骗。

警方提示:刷单行为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02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利用市民的理财需求,通过互联网仿冒或搭建虚假投资平台,分享期货、黄金、股票投资知识,并受害人添加微信、QQ等社交账号,之后推荐受害人登入虚假“投资”网站或下载APP一起赚钱。当受害人深信跟着“导师”有钱赚时,骗子们早已盘算好通过操纵虚假平台数据,以“高收益”“有漏洞”等幌子吸引受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投资理财需谨慎,警惕虚假投资理财网站、APP。

03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广告信息,打着“无抵押”“免征信”“无息低息”“快速放款”“免费提额套现”等幌子,以事先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验资、交税等为由,或以检验还贷能力、调整利率、降息、提高征信等为借口,诱骗具有贷款需求或曾办理贷款业务的受害人转账汇款,甚至骗取受害人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任何声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

04冒充客服类诈骗:冒充客服类诈骗的受害人群通常为网购用户,诈骗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窃取、收购买家网购信息及快递面单信息,以退款、理赔等为由对买家或平台商家实施精准诈骗。

警方提示: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的电话,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

05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一些诈骗分子冒充不同部门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领取补助补贴、奖学金,医保卡、证券、金融账户被冻结,出入境证件异常、失效等为由实施诈骗。近期,一些诈骗分子还以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谣言、贩卖假口罩、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等为由进行诈骗。

警方提示: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要求把钱款转到“安全账户”的一定是诈骗。

学习防骗是关键

不论骗术怎么变

我不转账应万变

发布于 2025-07-09 13:28
收藏
1
上一篇:多银行联动下调信用卡房产交易额度限制引发市场关注 下一篇:开户证券攻略,揭秘交易佣金多少,助你节省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