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证一码通”助力消费者尽享“放心肉”品质保障
“肉证一码通”是一种创新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消费者可以轻松地追溯肉类产品的来源、生产过程、检验结果等信息,从而确保吃上“放心肉”。以下是该系统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1. "追溯性强":通过给每一块肉赋予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快速了解肉品的产地、生产日期、检验报告等信息。
2. "信息透明":从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信息都可在系统中查询,增加了食品信息的透明度。
3. "提高监管效率":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监控肉类产品的流向,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问题。
4. "增强消费者信心":消费者在购买肉类产品时,可以更加放心,因为“肉证一码通”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 "推动行业自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口碑,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实施步骤:
1. "赋码":在肉品生产过程中,为每一块肉赋予一个二维码。
2. "录入信息":将肉品的生产、检验、流通等信息录入系统。
3. "查询验证":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询肉品信息。
4. "监管监控":监管部门通过系统监控肉品流向,确保食品安全。
总之,“肉证一码通”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肉类产品
相关内容:
“试行肉证一码通之后,客户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猪肉的产地、屠宰和流通信息,不再需要我们提供纸质证明,让销售环节更加简化。”10月22日,成都市邛崃南宁街菜市场内的猪肉销售商家这样告诉媒体。为了实现猪肉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让消费者轻松知道猪肉的准确来源,专门设计的猪肉“身份证”,当前已在成都邛崃市、龙泉驿区等区(市)县先行试点,从11月1日起,将在成都范围内全城推广。
“肉证一码通”是一种创新之举,其操作模式跟现在广泛实施的食品药品的追溯码如出一辙。食品追溯码如同食品的身份证,具有唯一性。根据追溯码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清楚了解到食品成品包括原料的源头和路径,以一只鸡蛋为例,可以通过信息追溯清楚了解产地、生产时间等基本信息,并精准到某只鸡所生产,鸡的身体状况等更详细的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所购食品的具体信息,在比较中作出更有利的消费选择,监管机构可通过追溯码实现更有效的监管,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最主要的消费食品的猪肉,长期以来存在肉证不统一的问题。生鲜猪肉从养殖到上市销售有一个很长的链条,如果一个环节失守则会出现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近年来肉类产品市场乱象频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是生鲜猪肉市场最主要的乱象之一,也暴露出信息公开不透明下,公众监管作用难以发挥的症结。时下生鲜猪肉上市销售要提供“两证两章一报告”(即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合格印章、非洲猪瘟病毒检测为阴性报告),一方面只有提供了这些纸质证明材料才能上市销售,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查看动物检疫合格证与动物检疫验讫合格印章或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不过从大量的案例看,肉类“两证两章”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无法实现信息的全过程的追溯,加之纸质的证明很容易伪造,也不便于查询,给弄虚作假等不法行为创造了条件。
“肉证一码通”则应用数字喷码技术,将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信息查询的电子化和即时化,一方面弥补了传统纸质证明查询不便的短板,让信息查询可以涵盖到更多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能实现养殖贩运、屠宰加工、流通消费、监管执法等生猪产业重点环节的信息共享,让更全面的信息在“码上畅通”。
这一技术性手段的升级,既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优化,也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监管能效的生动体现。借鉴于过往的教训,要确保“肉证一致”才能让监管功能得到发挥。因而在现实中,要防止每头猪的“肉证一码通”被借用或者混用,要通过入场审核、信息发布和过程监督等方式,确保无论是猪肉上,还是货柜上的二维码具备唯一性,尤其是市场主办方要履行好把关的主体责任,对进入市场的生鲜猪肉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核,如此才能让利器成为善器,最终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