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ETF双向互通里程碑,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新篇章正式开启
深港ETF双向互通是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之间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互通机制,旨在促进两地资本市场更紧密地融合,提高两地投资者的投资便利性和市场效率。
这一机制的落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政策制定":两地监管机构共同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互通机制的实施不会对两地市场造成风险。
2. "规则制定":明确ETF互通的具体规则,包括参与ETF的选择标准、交易机制、结算流程等。
3. "产品筛选":筛选出符合互通条件的ETF产品,这些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透明度和合规性。
4. "市场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向投资者宣传互通机制,提高市场参与度。
5. "系统对接":两地交易所和技术服务提供商对接,确保互通交易系统的稳定运行。
6. "正式实施":经过充分的准备和测试后,深港ETF双向互通正式落地。
深港ETF双向互通落地后,主要带来以下影响:
- "提高市场效率":投资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跨境投资,增加市场流动性。
- "丰富投资选择":投资者可以投资于更多样化的资产,提高资产配置的多样性。
- "促进两地市场融合":加深深圳和香港之间的金融合作,推动两地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 "风险管理":通过互通机制,两地市场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深港ETF双向互通的
相关内容: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告诉记者,深港ETF互通不仅吸引了境内外投资者在大湾区配置资产,增强大湾区资本市场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还为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起到先行先试的作用。
首批互通产品中,嘉实恒生中国企业ETF、银华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ETF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恒生嘉实沪深300指数ETF、南方东英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中山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表示,在深港通的基础上探索深港ETF互通,拓宽了两地投资者的跨境投资渠道,“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ETF互联互通的制度成本相对更低,投资风险更为可控,可持续促进A股市场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一步开放,推动A股国际化进程。”
“这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又一件喜事,不仅将为两地投资者在ETF领域拓展新的跨境投资渠道,更印证了两地资本市场不断开放、拥抱世界的初衷。”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说。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与港交所也于当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将共同推广ETF互通计划,以推动更多的跨境ETF产品实现两地互挂。
作为首批参与ETF互通的机构,恒生投资管理董事兼行政总裁李佩珊表示,伴随着A股市场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持续提高,预计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两地市场的投资活动会进一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