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倍增秘籍!揭秘95%产品经理未曾掌握的杠杆思维
杠杆思维是一种通过利用已有的资源或能力,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产出,从而实现效率倍增的思维方式。以下是95%产品经理可能不太了解的几种杠杆思维:
1. "资源杠杆":
- "外部资源整合":与外部机构、专家或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共同完成项目。
- "内部资源优化":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2. "信息杠杆":
-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产品决策提供依据。
- "信息共享":在团队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
3. "时间杠杆":
- "任务分解":将复杂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重要任务得到优先处理。
4. "人力杠杆":
- "团队协作":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提高团队整体执行力。
- "人才引进":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技能的人才,提升团队实力。
5. "技术杠杆":
- "技术迭代":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产品技术,提高竞争力。
- "自动化工具":利用自动化工具,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6. "品牌杠杆":
- "口碑营销":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口碑,提升品牌知名度。
相关内容:
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价值?这篇文章为产品经理揭示了8大杠杆思维,从文档、工具、流程到AI协作,教你如何摆脱埋头苦干,用高效的方式撬动资源、优化协作并创造更大价值。

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价值?这篇文章为产品经理揭示了8大杠杆思维,从文档、工具、流程到AI协作,教你如何摆脱埋头苦干,用高效的方式撬动资源、优化协作并创造更大价值。
最近很多产品都和我抱怨,工作量太大、需求太多、资源太少。这 TM 不就是我的日常吗?时不时被开发吐槽又改需求,被业务问需求怎么还没上线,还要被老板天天追进度,换谁来都会崩溃!(我应该还能顶住。。
以前的我可能会硬扛,但是最近更加深刻意识到:个人即使能力再强,能完成的事情也有限。所以我最近在思考,如何在同一时间内,让价值产出更高效?
产品经理的 8 大杠杆:如何从碌碌无为到价值倍增?
先说个真相:如果你还在靠自己埋头苦干,那你永远只能是个“搬砖产品”。真正 NB 的产品都是懂得借力和用杠杆,用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的资源。
就像程序员写代码一样,初级只会埋头苦干,高级程序员却懂得用各种框架、库和工具来提高效率。
产品经理也一样,掌握和运用这些杠杆,相信你至少能超越 80% “资深产品”(很多所谓资深产品,其实就是做得久而已。
1. 文档:产品经理的标配
文档是产品经理最常用的杠杆,没有之一!但我见过太多垃圾文档了,写得跟天书一样,看了想打人的那种。
高质量文档,主要有这 3 个特点:
- 结构清晰:目录、章节分明
- 重点突出:关键信息加粗或高亮
- 图文并茂:流程图、原型图等必不可少
其次,文档的最大价值是知识沉淀和团队协作。
一份好文档能让新人快速上手,也能让跨部门协作更顺畅。
一个不会写文档的产品经理,就像不会写代码的程序员,能有啥用?
2.费力不讨好的培训神器
视频是个有意思的杠杆,制作成本高,但传播效果还不错。
适合做视频的场景有:
但老实说,视频也有明显缺点:制作太费时间了!而且信息吸收效率其实不高,很多人看视频就跟听催眠曲一样,看完就忘。
所以我的建议是:只在必要时使用视频,比如特别复杂的功能演示,或者你实在不想重复解释第 100 遍的时候。
3. 工具:懒人的第一生产力
工具就像是产品经理的瑞士军刀,用对了能让你事半功倍。但很多产品经理连自己的效率工具库都没有,我也是蛮无奈的。
分享个人常用的 20+ 产品工具
- 需求管理:多维表格、板栗看板;
- 产品设计:Axure RP、draw.io、Xmind ZEN;
- 项目管理:Teambition;
- 数据分析:Navicat、Tablaue;
- 笔记管理:Obsidian、Wolai、Typora;
- 浏览器:Vivaldi、Chrome、Edge;
- AI 相关:Coze、Kimi;
- 效率工具:飞书、Listary、WGestures、Snipaste、Quicker、AutoHotkey。
除此之外,我还写了个效率专栏,感兴趣可以订阅。
不过工具也有局限性,就是适用范围较窄。每遇到一个新问题,可能都要重新找工具或者自己造轮子。
记住,好的产品经理不是埋头干活最多的,而是会找工具帮自己干活的。
什么?你说没有合适的工具?
那就自己造一个啊!
不会写代码?现在这么多 AI 工具怎么不去问?
4. 流程:新手快速达到及格线的秘密
流程就像是产品经理的“傻瓜相机”,按照步骤来,怎么都能拍出及格的照片。
好流程的特点有:
- 标准化:步骤明确,责任清晰
- 可复制:新人能快速上手
- 检查项:关键节点有质量把控
我见过太多产品经理,他们的做事风格都不一样,这会导致团队效率低下,还容易经常出错。所以一个标准的 SOP 流程就很重要,它能让新手产品快速达到 70 分水平,虽然不指望他们 Carry 队友,但至少不会拖后腿了。
不过流程也有局限性,过于僵化的流程会扼杀组织创新,所以要定期优化流程体系。
5. 共识:跨团队合作的润滑剂
共识是跨团队、跨组织合作的有效杠杆。没有共识的团队,就像一群人各自划船,方向不一致,再努力也是原地打转。
建立共识的方法:
- OKR 对齐:确保目标一致
- 定期同步:避免信息孤岛,例如日报、周报等
- 决策透明:让每个人都理解为什么
一旦共识形成,团队协作阻力将大幅降低。比如大家都认同产品的“用户体验优先”原则,那么在讨论需求优先级时,就能少很多无谓的争吵。
共识的威力特别大,而且还是我摸鱼的秘密武器,举个简单例子。
当你感觉最近工作很累没啥产出时,相信我,绝 B 是你和 +1、+2 没达成共识,才导致你如今的情况。
这个时候如何破局?很简单,把你的工作清单拉个优先级,然后单独找 +1 给你重新排序,这个过程你可以发现很多工作,要么非当前重点,要么 +1 压根不 care,那你还做啥?
直接把 +1 关心的工作提前,其他要么延期,要么划掉或忘记。
6. AI:新时代的超级助手
AI 就像是一种新能源,特点是几乎无限供应、能力快速增长。但很多产品经理还停留在“哇,AI 好神奇”的阶段,没有真正把 AI 融入他的日常工作流。
我还发现,AI 的缺点是严重依赖使用者的水平,垃圾输入就会得到垃圾输出,不懂 AI 的产品经理将很快被淘汰。
这个时候,产品唯一能做的就是和 AI 协作共生,持续挖掘 AI 智能。未来会用 AI 的产品经理,就像鸣人学会了影分身,一个人就是一支强大的团队。
7. 信息:掌握信息差的竞争优势
信息差,就像是市场上的套利机会,谁先发现谁就能获利。
一些信息差来源:
- 行业趋势:了解技术发展方向
- 用户洞察: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
- 内部决策:了解公司战略方向
掌握关键信息,可以为个人和团队提供短中期优势。比如你提前知道公司要进军某个新领域,就可以提前布局升职加薪的机会。
但信息也有保质期,过了时效就没价值了。所以要建立持续的信息获取渠道,而不只是一次性的努力。
8. 思维:复用性最强的杠杆武器
思维,是所有杠杆中复用性最强的。当信息经过高度浓缩抽象后,就形成了适用于特定领域的思维模型。
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重复应用于各种场景。比如第一性原理思维,可以帮你重新思考任何产品问题,而不是被现有解决方案限制思路。
思维模型同时也是最难培养、却最值得投资的能力,一个好的思维模型可以帮你解决无数问题,而不是每次都从零开始。
结语
作为产品经理,你需要尽可能把知识、经验、思考,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资产,而不是每次都亲自出马。
当你掌握了这 8 大杠杆,你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拥有了一支由工具、文档、流程、共识组成的无形团队。
记住,优秀的产品经理不是做得最多,而是能撬动最多资源的人!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从一个忙碌的产品经理,转变为一个高效的价值创造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好夕雷】,微信公众号:【产品之外】,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