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重要设备泄密风险高!国安部紧急提醒,警惕信息泄露→”

“这类重要设备泄密风险高!国安部紧急提醒,警惕信息泄露→”"/

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首要任务。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国家安全部对于存在泄密风险的重要设备发出紧急提醒,这表明这些设备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应对措施:
1. "加强保密意识":提高所有使用这些设备人员的保密意识,确保他们了解泄密的风险和后果。
2. "安全检查":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3. "技术加固":对设备进行技术加固,更新软件,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4. "培训与教育":对相关人员开展专门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并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5. "紧急应对机制":建立和完善紧急应对机制,一旦发现泄密风险,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6. "信息隔离":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设备,应采取严格的信息隔离措施,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7. "定期审计":定期对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进行审计,确保所有操作都符合安全规范。
8. "合作与沟通":与设备制造商和相关机构保持密切沟通,获取最新的安全信息和更新。
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国家安全和信息安全。同时,也建议遵循国家安全部的具体指导和建议。

相关内容:

>打印机作为现代办公高频使用的重要设备,其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从硬件结构到网络连接,从日常操作到设备报废,容易造成失泄密隐患的渠道复杂多样,需要引起重视加以防护。

窃密黑手知几何?

——恶意“毒源”精准攻击。某下载平台的部分打印软件曾被植入远程木马,利用下载链接扩散至大量用户设备,远程操控窃取用户数据。这种供应链攻击模式通过污染企业开发环境,将恶意代码嵌入官方软件,形成了“下载即中招”的精准攻击模式。

——打印内容隔空传送。激光打印机的高压静电场和喷墨打印机的压电陶瓷振动会产生可被捕捉的电磁信号,这些信号可穿过常规建筑墙体、玻璃,经过特定算法,可清晰还原打印内容,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这种“无形泄密通道”容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窃取打印内容,存在泄密风险。

——打印内容二次还原。打印机普遍内置存储模块,自动缓存打印任务记录,包括输出文件、扫描图像等信息。若处理过涉密文件的打印机被淘汰后,存储芯片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即使删除了打印记录,恢复出厂设置,底层数据仍能通过技术手段恢复,存在失泄密风险。工作发现,有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专门收购二手打印机,提取残留的涉密文件,形成硬件窃密产业链。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切断数字窃密链条。及时通过官网下载最新版本驱动程序,不点击第三方平台提供的高速下载链接。安装前,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哈希值校验。处理涉密文件的打印机禁止接入互联网,取消远程控制、共享打印机等非必要选项,关闭USB、蓝牙等非必要外设接口。

——阻断电磁泄密通道。优先采购通过官方认证的低辐射设备,并将用于打印涉密文件的打印机尽量放置在中心区域,远离墙体、窗户等信号易穿透的位置,有效减少窃密风险。

——清除数据残留风险。采用存储芯片可拆卸的打印设备,并在处理淘汰设备时,使用官方工具进行深度数据擦除,设置专人拆除存储芯片,进行物理消磁,最后对处理过涉密文件的设备委托具备涉密资质的机构进行销毁处理。

转自国家安全部

来源: 科技日报

发布于 2025-07-10 16:31
收藏
1
上一篇: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政策解读与实施指南 下一篇:教育部正式发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学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