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太杠杆炒股翻车,中信建投账上倒欠千万引关注
这是一起涉及老年投资者和金融市场的案例。以下是可能的情况分析:
1. "背景":这位老太年过花甲,可能对金融市场的风险认识不足,加上对股票投资的兴趣,选择了加杠杆炒股。
2. "加杠杆炒股":加杠杆意味着投资者使用借款或融资来放大投资规模,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然而,这种做法也意味着风险被放大,一旦市场波动,投资者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3. "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是一家知名的证券公司,可能为这位老太提供了加杠杆炒股的服务。
4. "债务问题":由于股市波动或其他原因,这位老太的股票投资出现了亏损,导致她欠下中信建投逾千万元。
5. "原因分析":
- "市场风险":股市波动可能导致投资亏损。
- "缺乏风险意识":老年投资者可能对金融市场的风险认识不足。
- "过度依赖加杠杆":加杠杆放大了风险,一旦市场波动,损失也会更大。
6. "应对措施":
-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老年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认识,使其了解投资风险。
- "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投资渠道,分散风险。
- "关注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调整投资策略。
7. "社会影响":这起案例提醒人们关注老年投资者的权益,加强对他们的金融风险
相关内容: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因加杠杆炒股,竟倒欠了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066,以下简称“中信建投”)逾一千万元。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判决书引人关注,判决书显示,2017年3月22日,时年64岁的苏玉甫与中信建投签署了《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书》,中信建投向其授信了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在股票跌破平仓线后,2018年2月5日,中信建投开始对苏玉甫账户进行强制平仓。
由于强制平仓后,仍需向中信建投偿还融资本金1026.44万元和逾期利息34.99万元的苏玉甫已年近七旬,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对此,1月23日晚间,中信建投发布澄清说明表示:“公司与苏某甫(以下简称‘该客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严格按照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监管规则对其进行了尽职调查,该客户交易经验、交易资产、诚信状况、风险评估结果等均符合融资融券准入条件。”
对于市场热议的年龄问题,在中信建投官网7*24小时证券投资咨询平台上,相关理财顾问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融资融券投资者的年龄适当为70周岁以下(不含),70岁以上客户则需按照相关高龄客户开立两融账户的操作指引进行。”
由于不像普通买卖股票中,投资者账户必须事先存入足额的资金或已拥有卖出的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只需要投资者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便可以扩大交易筹码。因此具有一定的杠杆效应,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求也较高。

年近七旬老人加杠杆炒股倒欠券商逾1000万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21年12月23日发布的这篇判决书,2017年3月22日,中信建投与1953年出生的苏玉甫签署了《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书》。协议签署后,苏玉甫的融资授信额度、融券授信额度、总授信额度均为6600万元。
2017年3月28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苏玉甫账户发生多笔融资负债,合同到期日为2018年3月28日至2018年3月31日。截至2018年2月1日,相关账户负债总额、融资负债总额均为3335.52万元。
2018年2月1日,由于苏玉甫的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追保线),中信建投要求苏玉甫于2018年2月2日(T+1日),以转入担保物或偿还融资融券负债的方式,使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在当日(T+1日)清算后达到或高于130%。
2018年2月2日,由于苏玉甫的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追保线),中信建投通知苏玉甫于2018年2月5日前转入担保物或偿还融资融券负债。
2018年2月5日,由于苏玉甫未能追加担保物或偿还债务,其信用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跌破最低线。当日,中信建投开始对苏玉甫信用账户内股票进行强制平仓。
不过,完成强制平仓后,苏玉甫部分融资融券债务仍未清偿。
2019年5月,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苏玉甫需向中信建投偿还融资本金1026.44万元和逾期利息34.99万元、罚息、仲裁费。2019年7月31日,中信建投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不过,由于在爆仓之后,苏玉甫涉嫌转移房产,且对银行账户的冻结存在异议,中信建投与苏玉甫的官司一直打到了2021年末。
中信建投回应称“相关业务开展严格按照规则进行了尽职调查”
由于中信建投对时年64岁老人给予的两融授信额度高达6600万元,引发了市场热议。
对此,1月23日晚间,中信建投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2017年3月与苏某甫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严格按照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监管规则对其进行了尽职调查,该客户交易经验、交易资产、诚信状况、风险评估结果等均符合融资融券准入条件。
中信建投进一步指出,该客户信用账户于2018年2月跌破合同约定追保线且未能及时补充担保物,经强制平仓后未能抵偿全部债权。为保障公司资产安全,维护股东权益,公司依法向相关司法机关主张债权,本案现处于执行过程中。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两融交易,或“证券信用交易”和保证金交易,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即俗称的“买多”和“卖空”。
由于不像普通买卖股票中,投资者账户必须事先存入足额的资金或已拥有卖出的证券。两融交易进行投资者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便可以扩大交易筹码。因此具有一定的杠杆效应,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根据《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个人开立融资融券账户,必须满足证券交易时间满半年、申请日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类资产不得低于50万元、无重大违约记录等条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热议的年龄问题,在中信建投官网7*24小时证券投资咨询平台上,相关理财顾问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融资融券投资者的年龄适当为70周岁以下(不含),70岁以上客户需按照相关高龄客户开立两融账户的操作指引进行,投资品种为信用交易类。”

A股两融规模已达1.8万亿元,监管强化两融业务监管
近年来,A股市场两融规模稳步增长。
Wind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29日到2022年1月19日,A股两融余额连续增长后,规模一直保持在1.8万亿元以上。两融交易额占A股的成交额,也一直维持在7%水平附近。
1月20日,时隔近6个月后,A股两融余额才再次降至1.8万亿元规模下方。同时,两融交易额占A股的成交额,维持在7%下方水平。

随着市场两融规模的增长,对两融业务的监管也在不断强化。
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融资融券业务委员会召开了券商两融业务风险管理专题讨论会,围绕两融风险管理、信用减值准备计提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向行业下发了《融资融券风险管理及信用减值计量建议》,提出了三方面风险管理措施:
一是审慎授信,把好融资准入关。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征信调查结果及风险承受能力,对客户的信用等级、授信额度、保证金比例等进行动态管理。有的券商对高净值客户的尽调和管理进行了补充和强化,并通过提高平仓线、降低持仓集中度等风控措施,降低潜在违约风险;有的券商通过优化“黑白名单”管理机制,加强对于客户信用行为的把控。
二是紧盯风险,做好事中动态管控。信用账户结构、担保品质量和交易风险偏好等,共同决定了市场波动下信用风险发生概率和潜在违约损失。有的券商构建了多因子风险计分体系,量化个股风险,实现对担保证券的分类管理,并根据市场表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整。有的券商采取交易前端控制和事中风险防范相结合的方式,综合信用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持仓风险分布、板块集中度等动态控制新开仓限额,实现事中风险增量管理;同时对高负债/高集中度、疑似关联交易账户等情况重点监控。
三是趋势思维,用好逆周期措施。多数券商建立了全面的风险监测体系,在确定风险限额时引入宏观调整因子,当市场持续交投活跃、融资融券余额快速上涨时,适度从紧调整风控指标,防范风险快速积累;当市场处于估值低位,信用账户持仓分散且杠杆交易意愿较低时,恢复适中风控措施,以维持业务持续平稳发展。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