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成本股票卖出后亏损真相,实际回账金额为何与卖出价不符?
理解你的意思。这里可能有点概念上的混淆,我们来梳理一下:
1. "负成本(Negative Cost Basis)是什么意思?"
成本基础(Cost Basis)通常指你买入股票时支付的平均价格(包括佣金等费用)。
“负成本” "不是" 指你亏钱了或者账户里没钱。它通常发生在"卖出"了"部分"你持有的"亏损"股票之后。
"计算方式:" 假设你以 10 元买入 100 股,花了 1000 元。后来以 8 元卖出 50 股,收回了 400 元。
卖出这 50 股的成本基础 = 卖出数量 × 买入价格 = 50 × 10 = 500 元。
你账户里这 100 股股票的"剩余"成本基础 = (原始总成本) - (已卖出部分的成本基础) = 1000 - 500 = 500 元。
这时,你账户里持有 50 股,这部分股票的成本基础是 500 元 / 50 股 = "10 元/股"。
卖出部分的成本基础(8 元/股)已经从总成本中“抵消”或“分配”掉了。"剩余"在账户中、尚未卖
负成本的股票卖出后就亏了对吗实际回到账户的钱之前当时卖出去的金额负出去的根本回不到账户对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