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票除权除息,揭秘背后的原因与意义
上市公司进行股票除权除息(简称“除权除息”)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因:
1. "处理股东权利的归属问题(最主要原因):"
当一家上市公司宣布派发股息(现金分红)或进行股票股利(送股)分配时,这个权利(即获得股息或额外股票的权利)是在股权登记日(Ex-Date 或 Record Date)当天收盘后确定的。
如果在股权登记日当天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虽然持有股票,但这个分配权利并不属于他们,因为他们的买入交易记录是在股权登记日之后才完成。
为了公平起见,确保只有在该股权登记日当天或之前持有该公司股票的股东才有权获得分红或送股,交易所和上市公司需要在股权登记日之后、分红送股实施日之前,调整股票的交易价格。这个调整过程就是“除权除息”。
2. "维持价格合理性和市场连续性:"
"除息(Ex-Dividend):" 派发现金股息后,公司净资产减少了,每股代表的公司价值也相应降低了。如果不调整股价,新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会无偿获得一部分公司价值(即股息),这显然不公平,也使得股票的内在价值被高估。除息就是将股价降低,等于在新股东那里扣除掉即将派发的股息。计算公式通常是:除息后的
上市公司股票为什么要除权除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