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上当!揭秘春节期间四大常见电诈骗局,速转亲友周知!

别上当!揭秘春节期间四大常见电诈骗局,速转亲友周知!"/

春节期间,随着人们消费活动的增加,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也进入高发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诈骗局,请大家提高警惕,转发周知:
1. "虚假购物网站或APP": - 诈骗分子通过发送虚假的购物网站链接或APP,诱导消费者进行购物,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退款或支付额外费用。
2. "网络兼职刷单": - 诈骗分子声称可以提供轻松的兼职工作,如刷单,承诺高额回报,实则要求受害者先垫付资金,最终卷款跑路。
3. "冒充亲友或熟人": - 诈骗分子冒充受害者亲友或熟人,声称急需用钱,请求转账汇款。
4. "虚假中奖信息": -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或网络平台发送虚假的中奖信息,诱骗受害者点击链接或拨打电话,进而获取个人信息或骗取钱财。
5. "投资理财诈骗": - 诈骗分子通过虚假的投资平台或APP,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者投资,最终卷走资金。
6. "冒充公检法": -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人员,声称受害者涉嫌犯罪,要求其配合调查,进而诱导受害者转账。
7. "冒充客服退款": -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系统故障等为由,诱导受害者点击钓鱼链接或提供

相关内容:

春节假期,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那么,最近都有诈骗手法需要重点关注呢?

多家机构提醒,机票“退改签”骗局需要特别小心。

春节是出行旺季,有些不法分子会冒充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消费者打电话,编造各种借口说航班取消了,还假惺惺地说能帮忙改签,甚至还能支付航班延误赔偿金。一旦你信了,他们就会要求你下载相关软件,通过获取旅客的支付账号、进行远程屏幕共享操作、登录第三方网站等手法骗钱。

类似的还有积分兑换诈骗、网购刮奖诈骗等,主要就是诱骗消费者下载软件或者登录虚假网站,套取银行卡密码等等。

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银行发来的短信验证码、个人生物信息,包括人脸、指纹等等,都不要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券商、正规的网站等等,都不会让客服人员要你的密码或短信验证码。要是有谁向你要这些信息,那么他肯定就是骗子!

另外,还有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虚假贷款诈骗等等,这些只要你不贪小便宜,就不会掉进坑里。特别是那些号称“只赚不赔”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等等,都不能信。还是那句老话:你看中的是收益,人家盯着的是你的本金。过年发的奖金、红包等,可别让这些诈骗分子用高收益理财的幌子骗走了。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银行密码、支付密码等。

银行专家总结的最容易被破解的几种账户密码,看看您有没有?888888、666666、123456、654321、abc123,另外还有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结婚纪念日、名字等。

有些人甚至连银行开户时的初始密码000000都没有改过,如果您的银行卡密码是上面这几种之一,就去改了吧。还有一点,密码要定期修改才安全。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财经

来源: 小强热线

发布于 2025-07-01 23:34
收藏
1
上一篇:“别上当!春节期间揭秘常见电诈骗局,防骗攻略提前收好!” 下一篇:新型诈骗手法瞄准手机App“屏幕共享”功能,警惕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