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不足百元禁提现,合理规定还是霸王条款?解析金融平台的边界
“余额低于一百元不能提现”的规定是否合理,取决于具体的服务条款和背后的商业逻辑。
1. "合理规定":
- "成本考虑":对于某些支付平台或金融服务,处理小额提现可能会产生与金额不成比例的成本,因此设置最低提现金额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 "操作便利性":小额提现可能会给用户和平台带来不便,设置最低提现金额可以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 "风险管理":小额提现可能涉及更高的风险,如账户被盗用、欺诈等,因此平台可能通过设定最低提现金额来降低风险。
2. "霸王条款":
- "不透明":如果用户在注册或使用服务时未被告知这一规定,或者规定本身不透明,可能会导致用户感觉被欺骗。
- "不公平":如果规定明显偏向平台利益,损害了用户的权益,可能会被视为霸王条款。
- "缺乏灵活性":如果用户有特殊需求,但规定不允许他们进行小额提现,这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合理的。
总之,是否合理取决于具体情况。建议用户在注册或使用服务前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平台的规定,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用户认为规定不合理,可以尝试与平台沟通或寻求法律途径。
相关内容:
法院认定平台利用优势地位设定格式条款无效
在自媒体时代,内容创作成为风口,不少平台为激发用户创作热情,纷纷推出“流量分成”“独家奖励”等激励方案。这本该是平台与用户间双赢的合作模式,但因平台对提现门槛的设置引发了不少纠纷。
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内容创作平台稿酬提现引发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案情回顾】
某平台是天津某公司运营的内容创作平台,平台以文章内广告的展示量计算最终收益,并为作者提供分润收益。2018年2月,林某在某平台开通自媒体账号,并通过运营产生了收益281.9元。截至2019年6月,林某累计提现216.89元。但当林某再次提现时,网站却提示“余额大于等于100元,可申请提现”“收益出账期:每月11日10点前”“提现申请期:每月11日10点至15日24点”等规定。上述规定使林某账户中的65.01元余额一直未能提现。
林某认为,天津某公司未在平台服务协议中明确提现条款,且现有提现规则有违公平原则,故将天津某公司诉至广州互联网法院,请求法院确认“余额大于等于100元才可申请提现”为无效条款。
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条款“余额大于等于100元才可申请提现”是某平台预先拟定并面向众多平台用户统一公示、重复适用的条款,用户无法进行各异性磋商,属于格式条款。该条款是某平台为了便于管理而设置的规定,其在已设置了提现时间及频次标准后,又叠加限制了提现金额标准,且未向用户提供注销账号后的提现渠道或其他替代性补偿方式,单方面怠于承担平台应尽的向用户支付收益的义务,不合理地限制了用户自由支配其个人财产的权利。平台设置的上述提现条款,涉及利用自身互联网平台优势地位滥用契约自由原则、不合理扩张自身权利,致使包括林某在内的部分影响力较小、收益增长不稳定的用户,无法在可预期的、相对固定的期限内支取其自有财产,有违公平原则,故认定该条款无效。
【法官说法】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段莉琼指出,互联网平台出于降低网络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通常会预先拟定格式条款来建立平台管理模式和规则,平台用户无法就协议内容进行差异化协商,传统个别磋商范式下的合同自由、意思自治面临挑战。
本案中,某平台是自媒体内容创作、分发平台,用户通过在平台内创作内容来获取收益。根据案涉合同的性质和目的,有关创作收益计算、支付、提现等约定就是双方权利义务的核心。某平台设置最低提现金额条款是平台为了行使自治管理权而设置的规定,在已设置了提现时间及频次标准后,再叠加限制提现金额标准,且未向用户提供注销账号后的提现渠道或其他替代性补偿方式,未尽到平台向用户支付收益的义务,不合理地限制了用户自由支配其个人财产的权利,故法院认定该条款无效。
“因此,司法应更加关注互联网平台利用优势地位滥用契约自由原则、不合理扩张自身权利、限制用户主要权利等现象,并通过裁判引导平台以更加公平的内容生产、分发及收益机制,平等保障不特定的、分散的内容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段莉琼说。
【专家点评】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看来,互联网平台兼具服务提供者及网络秩序管理者双重身份,其凭借优势地位向相关公众提供的“一对多”的数据化、虚拟化、交互式网络服务,与格式条款的应用具有天然的适应关系。如何处理好互联网平台和不特定网络用户的利益关系、坚持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并重的治理理念,是目前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案判决兼顾内容创作者的收入处分自由和平台运营的管理需求,通过规范平台格式条款的具体应用行为,引导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在本案中也看到了法院对公众看似‘细微’的权益的持续关注与保障,以及对公众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司法需求的积极回应。”薛军说。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