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可转债,份额激增显著,投资规模维持稳定态势

中信建投可转债,份额激增显著,投资规模维持稳定态势"/

中信建投发布的关于可转债市场的分析报告显示,近期可转债产品份额提升显著,而投资金额基本保持稳定。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
1. 产品份额提升的原因: a.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投资者对可转债投资认知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可转债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从而推动了产品份额的提升。 b. 业绩表现良好:近期可转债市场整体表现较好,部分可转债产品业绩突出,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资。 c. 风险偏好变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股市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降低,可转债作为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品种,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2. 投资金额基本稳定的原因: a.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可转债市场的不断壮大,投资者数量和资金规模持续增长,使得投资金额保持相对稳定。 b. 投资分散: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往往会分散投资于不同行业、不同期限和不同信用等级的产品,以降低风险,从而保持投资金额稳定。 c. 市场流动性:可转债市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使得投资金额保持相对稳定。
总结: 可转债市场产品份额提升显著,投资金额基本稳定,反映了投资者对可转债投资价值的认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转债作为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品种,有望

相关内容:

固收+基金的1季报披露完毕,体现出以下特征:①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整体有所下降,转债投资金额小幅降低,整体基本稳定。②作为转债资产配置主力的一、二级债基的份额均在25Q1获得显著提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25Q1(尤其是3月中旬之前)利率调整幅度较大,而转债资产表现占优,导致配置较多转债的一二级债基业绩表现更佳而份额显著增长,预计其中不乏有纯债基金的持有人切换而来,后续应更多关注此类投资人对于回撤的容忍程度。③个券层面,除去金融类转债变动外,公募增持较多个券分别晶澳转债、万凯转债、晶能转债、隆22转债、汇成转债等。


截至2025年4月25日,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可转债基金的2025年1季度报告基本披露完毕。

投资于可转债的公募产品主要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偏债型混合基金,我们以按照Wind基金分类口径,对上述开放型基金的转债持仓进行梳理,观察其4季报转债持仓的变化。在底层资产层面,我们关注两个数据:

① 底层资产回报:25Q1中证转债指数先升后降,涨跌幅+-0.55%;

②底层资产规模:25Q1全市场公募转债余额由7226亿元进一步降至6884亿元,整体缩量342亿元(-4.73%)。

1、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整体有所下降,转债投资金额小幅降低

从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看,25Q1转债投资仓位整体下降。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转债基金(不含转债ETF,下同)25Q1转债仓位分别为8.65%、12.2%、7.24%、86.18%,环比分别-0.03pct、-2.25pct、-1.57pct、+0.33pct。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的转债仓位降低较为明显,预计主要原因为:Q1转债估值逐步走向高位,同时伴随转债市场规模与个券数量的收缩,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的权益敞口可由纯权益资产承担,因此仓位降低较为明显;而一级债基由于无法直接配置纯权益资产,债市“资产荒”蔓延驱动转债投资仓位整体维持稳定。

从转债持仓市值看,除转债基金、一级债基明显提升外,其余固收+基金转债投资金额多有所下降。25Q1一级债基、转债基金的转债投资金额分别为665亿元、450亿元,分别环比+4%、+8.5%;而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的转债投资金额分别为940亿元、180亿元,分别环比-4.8%、-18.4%。

2、固收+基金份额:一二级债基份额提升显著,关注新增份额的回撤容忍度

作为转债资产配置主力的一、二级债基的份额均在25Q1获得显著提升。

25Q1一级、二级债基的份额分别环比增加4.1%、8.4%至6485亿份、6234亿份,为过去连续两个季度显著下滑后的首次提升。可转债基金份额25Q1环比提升4.9%至450亿份,亦提升显著。

一二级债基份额显著提升,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25Q1(尤其是3月中旬之前)利率调整幅度较大,而转债资产表现占优,导致配置较多转债的一二级债基业绩表现更佳而份额显著增长,预计其中不乏有纯债基金的持有人切换而来。而转债基金的份额提升,主要驱动在于1月-3月中旬转债指数整体稳健上行,中证转债转债指数上涨4.5%(25年初至3月15日),多只转债基金年内净值增长超10%。

由于此轮一二级债基份额的大幅增长,是在债市调整与转债资产表现突出(3月中旬及之前)共同作用下形成,若新申购份额中存在较多纯债基金持有人切换而来,后续应更多关注此类投资人对于回撤的容忍程度。

3、转债ETF份额自2月以来下降显著

转债市场两只ETF——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的基金资产净值与份额均在2月下旬以来下降较大。以规模更大的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为例,其基金份额由2月17日的34.44亿份降至3月31日的31.46亿份。认为其份额下降原因,可能一方面在于部分份额持有人已实现较好收益选择落袋为安,另一方面部分持有人选择认购弹性更高的主动型转债产品。

4、重仓个券:晶澳转债、晶能转债等获公募较多增持

从增持/减持金额前十个券看,除去金融类转债变动外,公募增持较多个券分别晶澳转债、万凯转债、晶能转债、隆22转债、汇成转债等;公募25Q1减持较多个券主要为强赎/市场进入自发转股状态导致的减持行为。

权益市场波动风险。可转债价格与正股存在较高相关性,若权益市场出现较大调整,可能导致转债投资出现较大亏损。

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转债市场日均交易金额较2022年已有显著下滑,若转债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下滑可能对估值中枢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转债市场的流动性与机构行为与债市息息相关,若债市出现较大扰动可能通过流动性影响到转债市场表现。

利率及信用利差波动风险。目前转债市场债底均值已达到较高水平,若未来利率或信用利差出现较大波动,可能导致转债的纯债价值亦随之波动,转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信用与退市风险:部分个券已逐步临近到期,若最终无力兑付债务可能引发信用风险;若转债对应正股退市,转债亦随之退市,可能导致没有公开市场交易的退市风险。

条款行使的不确定性风险。对于发行人而言,下修、强赎条款的行使需要综合考虑发行人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因此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伴随转债剩余时间的减少,个券的强赎、下修概率并非必然提升。


曾羽:中信建投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研究发展部总监。四川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金融硕导。曾从事房地产监管及市场分析工作,现深耕固定收益研究领域,对地方政府债务及房地产债务有长期深入研究。多年新财富、水晶球等评比最佳上榜分析师,其中2016年新财富固定收益第一名。

周博文:人民大学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2018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从事商贸零售行业研究,2018-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团队成员,“金麒麟”新锐分析师团队成员。2022年从事固定收益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可转债、固收+。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产品份额提升显著而投资金额基本稳定,关注新增份额的回撤容忍度 ——2025Q1固收+基金转债持仓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4月2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曾羽SAC 编号:S1440512070011

周博文 SAC 编号:S1440520100001

发布于 2025-07-02 15:53
收藏
1
上一篇:抖音小店关店后,还能重新申请开店吗?揭秘复店攻略! 下一篇:中信建投解析,利率债债基久期新高,市场热议利多还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