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永不卖出的兴业银行,铸就金融界传奇
兴业银行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以其稳健的经营和良好的业绩,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关于“永不卖出兴业银行”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投资策略或表达对兴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
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几点分析:
1. "投资策略":有些投资者可能基于长期投资的理念,选择持有某只股票不卖出,以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这种策略被称为“长期持有”或“价值投资”。
2. "信心表达":投资者可能对兴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认为其具有持续增长的能力,因此表达出“永不卖出”的意愿。
3. "市场环境":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可能会基于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兴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的分析,做出长期持有的决策。
4. "风险考虑":长期持有兴业银行股票也有风险,如市场波动、公司经营状况变化等。因此,这种策略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决策应基于充分的市场研究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 "了解兴业银行":研究兴业银行的历史、财务状况、业务模式、管理团队等,以判断其长期发展潜力。
- "关注市场动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行业趋势以及兴业银行的相关新闻,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 "风险评估":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是否长期持有兴业银行股票。
总之,“
相关内容:
永不卖出的兴业银行
原创 居山观海 居山观海 2024年08月31日 09:01 山东

(汕头南澳岛 摄影:申屠申)
虽然有这两天的大涨,整体来看最近股市比较低迷,今年能在市场里赚钱的寥寥无几,有名的基金经理也是亏损的。
低迷的情绪从成交量上可以看出来,上雪球网或者其他论坛都可以看到负面的情绪。
股市不好,股民不赚钱,心情不好可以理解,但是只宣泄非理性情绪,不思考盈利的办法,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投资者。
兴业银行的股票
朋友小F讲了他投资兴业银行的故事,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一点启发。
小F的账户里躺着一些兴业银行,是用分红后的散碎银两买的。因为数量比较少,他也没有在意,前些时候分红时打开账户才看到。

小F分两次买入兴业银行。
第一次是2020年2月28日,成本17.45元/
股。
7月15日分红一次,每股分红0.762元,成本下降到17.45-0.762=16.688元。
第二次是2020年8月24日,成本15.90元/股。
由于两次买入数量一样,平均成本是(16.688+15.90)/2=16.294元/股。
最近几年分红如下图。

2021年每股分红0.802元,分红后成本16.294-0.802=15.492元。
2022年每股分红10.35元,分红后成本15.492-1.035=14.457元。
2023年每股分红1.188元,分红后成本14.457-1.188=13.269元。
2024年每股分红1.04元,分红后成本13.269-1.04=12.229元。
说明:由于没有计算两次买入的税费,所以历年分红后实际成本是12.279元,与上述计算差距不大。
2024年8月23日,兴业银行收盘价为17.32元,如果从第一次买入到现在大概是4.5年,收益率为:
(17.32-12.279)/12.279=41.0538%,年平均收益率为41.05%/4.5=13.34%,年化复合收益率为17.32/12.279=1.41,再用4.5年开方后减1=7.94%。
今年分红前成本为13.269元,那么今年分红收益率1.04/13.269=7.8378%。
如果明年分红仍然是1元,那么明年分红收益率1/12.279=8.144%。
在当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2.1%左右的背景下,这个收益率是相当高的,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安全性和收益率双高的产品。
永不卖出的逻辑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每年分红保持每股1元,小F所持有的兴业银行成本将逐渐降低,12年后成本会变成0,收回了所投本金,从此每年的分红相当于白捡的钱。
这就引发一个问题,假设经过若干年分红后成本降为5元,当年分红1元,收益率1/5*100%=20%,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相比相当高了,但是如果不希望一直持有,希望在一个相对高价卖出,怎么客观评价兴业银行的相对投资价值呢?
我想,应当用买入完成后的成本16.294元/股为分母计算比较合适,再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或者投资者认为合适的其他标的相比,以衡量价值高低。
小F是希望永久持有的。他说,除非特别急需用钱的情况,他准备永远持有兴业银行的股票,作为压箱底的底仓,每年等着分红,不再看股价涨跌。
他真的做到了永久持股,用投资的思维而不是投机的思维在市场上生存,配的上投资者的称谓。
他准备永远持股,一方面是做实验,看看在中国究竟有没有价值投资,银行股有没有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是寻找一劳永逸、省心省力的投资方法。
成就这项投资的原因,一个是逐年上升的分红,一个是长时间的持股。
银行作为百业之母,银行的发展未来会和经济发展速度基本相同,会以5%的左右的速度增长。兴业银行的质量算是比较优秀的,各项经营数据也持续改善,如果分红率再扩大一下,收益率会更加可观。
小F用耐心和时间成本,换取了坐等赚钱的资格。
时间是市场中至高无上的存在,超越一切技术和理念,用神奇的双手点石成金,为冰冷的股价波动赋予了灵魂,慷慨地给予有智慧、有耐心的投资者丰厚的回报。
很多人赚了钱,会购买房产、车子、黄金、玉石、理财产品等,以求得财富的保值和增值。而对于股市和股票,则普遍存在赌博和博弈的印象,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应当重新认识和重视股权的意义。
股票也是财富。股票代表股权,股权的背后是企业,拥有股票就是拥有企业的部分所有权,就有资格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
股票=股+票,股是股权,票是票据。
如果把股票看作股权,就是股权思维。
如果把股票看作票据,就是博弈思维。
从博弈思维转换到股权思维,是一场重大的转变。
与市场先生做朋友
兴业银行在2021年股价曾上升到27元,小F没有卖出,一直持有至今17元左右,期间完全忽视股价波动,但不影响盈利。
认识到股票的本质,用股权思维去看待股票,知道盈利的基础是内在价值的提升,就能摆脱对价格波动的依赖,不期望下一个接盘侠以更高价格买走。
市场先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投身于市场,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市场先生,思考与其相处的方式和办法。
格雷厄姆提出了市场先生的概念,并有过经典的阐述:
你应该把市场价格想象成一个名叫“市场先生”的非常随和的家伙报出来的价格,他与你是一家私人企业的合伙人。“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提出一个价格,在这个价格上,他要么会把你的股份买去,要么会把他的股份卖给你。
尽管你们俩所拥有的那家企业可能会有一些稳定的经济特征,但“市场先生”的报价却绝不稳定。很遗憾,这是因为这个家伙有一些无药可救的精神问题。有时候,他欣快症发作,只看到影响企业的积极因素。在这种情绪下,他会报出很高的买价,因为他担心你会把他的股份买走,夺取他的巨大收益。而在他沮丧的时候,他眼中除了企业和整个世界所碰到的麻烦以外什么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提出来的价格非常低,因为他很害怕你把你的股份甩给他。
“市场先生”还有另外一个可爱的特征:他不在乎遭人白眼。如果他今天的报价没有引起你的兴趣,他明天还会带着一个新价格回来。交易与否全在你的选择。所以说,他的情绪越低落,对你就越有利。
格雷厄姆经常提醒说,投资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当投资者无法从市场情绪过山车中摆脱出来时,他们就不可避免地会屈服于市场的负面力量,这最终会令他们的投资组合受到惩罚。
巴菲特对格雷厄姆关于市场先生的寓言甚为推崇:“就像舞会上的灰姑娘一样,你必须听从那个警告,否则时间一到,一切都会变成南瓜。对于市场先生,你会发现有用的是他的钱包,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有一天他带着一种特别愚蠢的情绪出现,你可以自主选择忽视他或利用他,但如果你受到他的影响,那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由于巴菲特也曾经历过短暂的投机经历,他一定也有过困惑,不过他很快摆脱了市场先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与其友好相处的方式,值得认真学习。
友情提示:本人非证券行业从业人员,文中所提股票、指数,仅为举例说明,不作推荐之用,据此买卖产生的盈亏,本人概不负责。
感谢申屠申为本文提供的精彩配图。
点击关注居山观海用平实语言讲述价值投资

冷眼看股市
10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交易策略12
交易策略 · 目录
上一篇股市投资的绝佳工具下一篇只应对,不预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