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及家长们注意了!紧急预警,2021年1号安全风险提示已发布

学生及家长们注意了!紧急预警,2021年1号安全风险提示已发布"/

学生及家长们注意了!2021年1号预警发布,以下是可能涉及的内容:
1. 预警类型:可能涉及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2. 预警等级: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预警等级可能为一级、二级、三级或四级。
3. 预警内容:具体说明预警事件的发生地点、时间、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4. 应急措施:针对预警事件,政府及相关部门将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a. 启动应急预案; b. 组织救援力量; c. 加强信息发布; d.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 应急提示:提醒学生及家长注意以下事项:
a. 关注官方发布的预警信息,切勿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b. 按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应急措施,做好自我防护; c. 如遇紧急情况,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求助。
请各位学生及家长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预警信息,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如有疑问,可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咨询。

相关内容:

近期

全国多地出现

“注销校园贷”新骗局

不少在校及刚毕业学生“中招”

被骗金额

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

为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2021年第1号预警

提醒大家

警惕这一新骗局

↓↓↓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1年第1号预警

警惕“注销校园贷”骗局

近期,多名在校大学生遭遇“注销校园贷”骗局。诈骗分子伪装成银监会工作人员或网贷公司客服,声称国家禁止大学生网贷,需要注销相关账户,诱导学生将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转入所谓的“清查账户”(实为诈骗人员的个人账户),或以“需要将‘学生账户’升级为‘成人账户’”为由,诱导大学生通过支付宝借呗等渠道贷款并向其转账。

以上新的诈骗手段,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支付宝等平台均设有官方电话,不会用私人号码或者微信等方式联系用户,更不会让用户添加QQ群。请同学们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避免上当受骗!如果遇到以上情况,又无法辨别信息真伪,要及时报警寻求帮助,也可以向学校和老师反映情况。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1年3月31日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公安厅

发布联合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防诈识骗安全教育,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发生,维护人身财产安全,4月8日,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印发通知,安排部署学生防诈识骗安全教育工作。

广泛宣传,加强教育

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采取讲座、班会、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网络答题、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及网络违法犯罪等相关知识。各地公安机关社区民警及法制副校长,要加强法制入校园活动,每学期要举办一次预防网络违法犯罪知识专题讲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消费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文明交友、健康上网的心态,远离网络不文明行为,切实做到“六不”: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随意接受陌生网友的和搭讪;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家庭等敏感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不出租出借出卖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收付款二维码等;不进行“裸聊”等违法活动。遭受到电信诈骗、敲诈等不法侵害时,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材料,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身权益。

健全机制,形成合力

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信息通报和联合预警工作机制,要密切配合,定期分析研判,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消除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公安机关要及时将涉及学生的案、事件通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定期将案件形势变化及防范建议、典型案件通报给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发现侵害学生权益事件,要及时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学校要通过校园网、微信群等平台向学生和家长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

重点关注,守护安全

各地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重点关注涉校涉生电信诈骗案件,驻地公安机关和管片民警要加强日常巡查,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侵害学生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处置涉及学生的案(事)件。对于已发案件,要及时开展侦查调查,依法处置。要把握政策,宽严相济,对误入参与涉案的在校学生要以教育挽救为主,打击惩戒为辅。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异常状况,发现学生参与网络违法犯罪的要及时规劝,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避免。要保护当事人个人信息,对学生的涉案(事)件信息要严格控制知晓范围,避免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

精心组织,加强防范

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会同教育部门开展反诈宣传防范APP下载、注册推广工作,联合开展防范网络犯罪宣传教育,广泛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大、中专院校要积极倡导广大教职工、学生使用手机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学习相关知识,观看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中小学校要组织负责安全教育的任课老师使用手机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选择适合小学年龄段的文章和视频等,作为安全教育内容,以案说法,重点剖析,强化学生对网络犯罪违法案件作案手法的认识和了解,避免上当受骗,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各学校要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会等形式,积极倡导学生家长下载使用上述APP,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抵制、联防联控的浓厚氛围。

“注销校园贷”骗局

有哪些常见套路?

如何避免受骗?

一起看——

被骗后,只要醒悟时间“快”、报110“快”、接警员止付“快”,将被骗资金止付在银行卡或者账号内,并不是没有可能赶在骗子取款之前制止支付。

根据现有案例,钱转到对方卡里后几分钟内就有所谓“车手”前往银行网点取钱,所以赶在对方取钱前拨打“110”立刻止付,要的就是一个字“快”,向接警员告知被诈骗后,提及金额、银行卡号就可快速止付。

下面是止付流程

案例中,他们会通过电话准确无误地报出你的真实身份证号、学校名称,让你信以为真,更可制造时间紧迫的氛围,给你带来一定恐慌情绪。

对方为啥要全程拨打电话?就是不给受害人任何思考的时间,当前期信任了对方后,受害人真像着了魔一样地一步一步登上“贼船”,按照“客服”要求贷款、提款、转账......

由于犯罪分子所选贷款平台均为正规平台,所以当骗子消失后,受害人还得继续归还贷款平台里的欠款,否则就真的要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了。

来源: 长城新媒体

发布于 2025-07-04 23:26
收藏
1
上一篇:财经早知道|QQ账号注销新功能即将亮相,灰度测试中,下周正式公布启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