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价值洼地,低估值局面或将难持久

券商股价值洼地,低估值局面或将难持久"/

券商股的低估值情况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市场情绪、行业政策等。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券商股低估值不会停留太久的原因:
1. "政策支持":国家对于金融行业的政策支持,如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证券行业创新等,可能会提升券商股的估值。
2. "市场流动性":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投资者更愿意购买券商股,推动股价上升。
3. "业绩增长":券商股的业绩增长预期也会提高其估值。如果券商能够通过扩大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实现业绩增长,其估值可能会随之提升。
4. "市场情绪":市场情绪的变化也会影响券商股的估值。如果市场对券商行业整体看好,券商股的估值可能会上升。
5. "估值修复":长期低估值可能会吸引投资者关注,一旦市场出现估值修复的需求,券商股的估值可能会迅速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有其自身的波动性,券商股的估值变化也可能受到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对于券商股的投资决策,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分析市场变化,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相关内容:

望2025年及未来,证券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扩容、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正处于估值修复与价值重估的关键阶段。尽管当前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长期投资价值已逐步显现。

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行业生态全面优化

1.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2025年证监会明确将“稳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列为核心任务。政策鼓励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CR5营收占比已从2013年的24%升至2023年的28%,头部券商在资本实力、业务牌照和风险抵御能力上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2. 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社保、公募等机构资金有望带来数万亿增量资金。

3. 交易机制创新激活市场

证监会近期推出的交易机制优化方案(如放宽部分股票涨跌幅限制)直接提升市场活跃度。

二、业务结构多元化,盈利模式迭代升级

1. 财富管理与资管业务爆发

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的趋势明确,券商通过ETF、基金代销、智能投顾等工具抢占市场份额。财富管理收入占比已超40%。外资券商加速布局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如渣打证券设立上海分公司),倒逼本土券商提升服务能力,行业整体资管规模有望突破30万亿元。

2. 自营与信用业务弹性增强

市场回暖推动自营投资收益回升,2025年一季度上市券商自营收入同比增39.73%,华西证券等中小券商自营收入增幅超600%。互换便利政策(首批额度5000亿)提升券商加杠杆能力,若资本市场持续向好,自营业务净利润弹性将进一步释放。信用业务方面,两融余额已回升至1.86万亿元,利息净收入同比增37.9%,成为稳定收入来源。

三、估值修复与成长溢价共振

1.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2025年6月,上市券商PB估值为1.31倍,处于近十年30%分位,显著低于美国券商1.3-1.7倍PB的中枢水平。若行业ROE从当前4.8%回升至6%-8%(参考2024年市场回暖后的业绩弹性),估值修复空间可达20%-30%。

2. 头部券商享受双重溢价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龙头券商在资本实力(净资本超2000亿元)、创新业务资质(衍生品、跨境业务牌照齐全)和国际化布局上优势显著,预计2025年ROE可达8%-10%,较行业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3. 并购重组催化价值重估

行业并购潮下,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补足北方区位资源,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资产规模跃居行业第一,并购带来的成本协同效应(预计降低运营成本15%-20%)和业务互补性将直接提升券商估值。历史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后的券商PB估值平均提升20%-30%。

四、策略建议

1. 把握三条主线

头部券商:中信证券(综合实力行业第一)、华泰证券(科技赋能领先)。

并购重组标的:中央汇金系八大券商。特别是中国银河与中金公司的合并。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

高弹性标的:东方财富(流量优势显著)、中金公司(跨境业务领先)。

2. 关注政策与市场节奏

短期可关注陆家嘴论坛等政策窗口期释放的利好(如T+0试点扩容),中长期需跟踪经济复苏进度和外资流入趋势。若美联储下半年降息落地,券商利息收入可能面临压力,但流动性宽松将利好市场估值提升。


2025年证券行业正处于“政策底”与“市场底”的双重驱动期,估值低位叠加业绩弹性,具备显著的配置价值。头部券商凭借资本、牌照和国际化优势,有望在行业整合中抢占更大市场份额,中小券商则可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弯道超车。

发布于 2025-07-07 05:16
收藏
1
上一篇:中原证券重磅官宣,总经理年内二度卸任,三位新任高管同岁亮相 下一篇:你好!揭秘开户佣金及限制门槛费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