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停更危机,CEO如何引领企业破局重生?

公众号停更危机,CEO如何引领企业破局重生?"/

如果我是CEO,面对公众号停更的困境,我会采取以下步骤来带领公司走出困境:
1. "全面分析原因": - 对公众号停更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内容质量、用户需求、市场变化、团队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2. "用户调研": -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用户对公众号停更的看法和需求,了解用户期望和痛点。
3. "调整战略方向": - 根据用户调研结果,调整公众号的内容策略,确保内容与用户需求相匹配。 - 研究市场趋势,确定新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用户群体。
4. "团队建设与激励": - 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内容创作和运营能力。 -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内容创新": - 探索新的内容形式,如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 加强原创内容创作,提升内容质量,打造品牌特色。
6. "拓展渠道": - 在保持公众号运营的同时,拓展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等,扩大品牌影响力。 - 与其他公众号、KOL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7. "优化运营策略": - 优化公众号的运营策略,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粘性。 - 加强数据分析,了解用户行为,为内容创作和

相关内容:

曾经火爆一时、拥有众多关注者的公众号突然停更,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曾经的职场培训热门平台,其现状令人唏嘘,也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当公司陷入困境时,CEO该如何带领团队走出低谷?

最近无意间,发现微信公众号“插座学院”,停更了,最后一篇文章发表时间为“2025年05月31日”。

实际上,“插座学院”公众号在2021年8月20日,已经改成“插座APP”,但我还是习惯称之为插座学院。

我依然记得,多年前,插座学院非常火爆,朋友圈、微信群经常能看到他们的文章,可谓红极一时,人尽皆知。

此外,在“插座APP”公众号介绍栏,显示目前有“250万职场人都在关注他们”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5月底至今,快一个月没更新了。说明公司经营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具体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并非落井下石,而是希望遇到类似困境的公司能看到,并有所启发和帮助。因为我深知创业不易,尤其是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下,能维持公司正常运营极为不易。毕竟事非经过不知难。

当我看到插座学院公众号停更后,特意联系工作人员去核实,得到的答复是“公众号文章内容没有更好的,就先停了”,答复如下。

有工作人员回复,说明公司还在运转,没有完全停摆。我又特意问了他们公众号小店的课程是否还能下单,回复说不能了。在我咨询之前,课程的“购买”按钮还能点击,咨询之后,“购买”按钮就变成了“到货提醒”,说明已下线。

最近几年,短视频和直播的快速发展,给非视频的自媒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插座学院在这个背景下,通过微信公众号给“插座APP”引流,然后依靠创始人何川的课程变现,显得较为困难。

我一直有个观点,一个公司最终走下坡路,关键在老板,而不是具体干活的人。

无论一个公司,还是一个组织,一个部门,遇到问题和困难,一号位角色是主要责任。

接下来,从一位产品经理的角度,基于我对插座学院现状的了解和分析,从原因和解决办法方面展开,分享我的一些观察和应对方案。

一、停更背后的原因分析

1、关键在创始人

当我看到插座APP中,课程基本是创始人何川主讲时,我就知道,这个公司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CEO何川,如果他忙不过来,或者生病了,公司可能就会停摆。

在“插座APP”中,首页轮播图的三门课程,主讲人都是何川。

实话来讲,如果是一人公司,创始人亲力亲为没问题,但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来讲,完全依靠创始人的课程营收,会有很多问题,甚至会阻碍公司的发展。

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作为公司CEO,需要将更多时间用在选方向、定战略、寻人才、找资金等方面。

此外,如果公司课程都由CEO一个人主讲,一方面课程类目必然不会太多,用户的选择就会受限,很多用户想买的课程无法提供,就会导致用户流失。

另一方面,如果CEO主要精力用在讲课上,那么团队建设、组织架构优化、融资找钱等方面精力就会投入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公司朝着更大规模发展。

在当前各个领域和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发展一旦停滞,或者速度跟不上,就会被超越、被取代,最后就会走下坡路,甚至经营不下去。

创始人亲力亲为,公司创业初期这种方式没问题,到了中后期,就要从具体的事务中抽出来,就算喜欢讲课,也只是偶尔讲一讲,需要将更多时间精力用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包括培养更多的讲师,而不是自己冲在一线。

如果方向和策略出现偏差,CEO工作越卖力,公司发展反而越可能走下坡路。

2、良好的管理是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当中,作者克里斯坦森提到,良好的管理正是导致领先企业马失前蹄的主要原因。

准确地说,这些公司听从了客户的意见,在一些看起来有市场的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最终却导致他们在现有的框架之内丧失了其领先地位。

通过公众号的文章,发现插座学院的创始人何川,比较注重公司管理,而且能看出来,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也许正是这些看似良好的管理方法,最终导致公司走向失败。

以下三点是从何川的公众号文章“给基层管理者的第一堂课”中摘录的内容,我们来进行拆解:

(1)让客户成功,是一种理念。

(2)管理,就是完成目标的确定性。完成目标的确定性越高,管理能力越强。

(3)管理工作中最怕的是:工作随意性很大,想法很多,没有框架,没有公式,没有基本的原则,没有确定性。

针对以上几点,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条,让客户成功,我觉得这个观点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很难准确定义。

DeepSeek出现之前,很多用户都说不清楚,AI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用户说需要一匹更快的马,当我们将一辆车送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会欣喜若狂。

所以,要真正找到用户需求并不容易。插座学院的定位是“职场充电站”,但是却没有推出AI相关的课程,用户如何了解AI,如何应用AI,如何通过AI来为职场赋能和提效,这些也许才是用户更关心和需要的,但是插座学院却没有提供,所以让客户成功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在落地执行上出现了偏差。

第二条,管理就是完成目标的确定性。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公司的方向和战略是正确的,如果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公司的战略,并不是创始人一个人确定的,背后是一个团队,有董事会、有股东、有高管,甚至中层管理也能参与。针对大家的意见建议,作为一号位需要进行综合判断,并最终拍板做决策。

雷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小米造车并不是他的本意,甚至一开始他不愿意造车,公司内部也有过关于造车的讨论,都被他否定了。甚至雷军一度禁止内部讨论造车这件事。后面通过多次沟通、论证,最终才决定造车。

作为一个CEO,需要能够明白,执行之前的方向和战略,比执行本身更为重要。

第三条,管理工作最怕随意性,需要框架、公式、原则、标准。

我有两家世界500强的工作经历,公司规模虽然有数万人,但是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和限制,虽然公司经历过标准化建设,统一各种模板,但是对于小公司来讲,并不需要那么多限制和约束,限制多了,会让人的创新和想法减少,这对小公司并不是什么好事。

我相信何川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也是一个注重用户体验,希望用户成功的创始人,但是可能恰恰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最终让公司陷入困境。

3、对公司来讲,情怀重要还是生存重要

我通过在线客服给插座学院提了一个建议:多开发一些课程,适当通过公众号宣传、引流。但客服回复说:“创始人何老师不同意发广告内容。”

在我看来,情怀固然重要,但对公司来讲,生存才是第一位。

实话来讲,作为用户,我也并不喜欢公众号嵌入广告。几乎没人喜欢看广告,但是企业要生存,要赚钱,就必然需要广告。就好比没人喜欢看电视广告,电视台仍然会播广告。

同样的道理,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的自媒体平台,适当广告可以理解,否则公司没收入,也走不远。

对于公司来讲,主要是通过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盈利。如果我们产品做得好,不宣传推广,用户就不会知道,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二、如果你是CEO,将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困境

针对当前插座学院的现状,应该如何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如果有机会跟CEO面对面聊一聊,我有三点建议:

1、承认公司当前陷入困境,未来30天极为关键

认清现状,了解自身的优势,承认当前面临的困难,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并且深刻意识到,如果不做出改变,就会面临关门的结果。

未来30天非常关键,优先做好两件事情,一是稳定员工和用户,二是保障现金流。

通过公开信的方式,告知员工和用户,公司当前遇到了困难,但是会跟大家一起渡过难关,公司将通过团队重组和课程产品重构等方式克服困难,并且将恢复公众号的运营。

对于不盈利的项目要压缩,甚至取消,削减不需要的成本开支,鼓励员工转岗做销售、开拓市场,提高销售分成比例,激励大家一起同舟共济,渡过难关。

当前,最重要的是保障现金流,这是目前公司的第一任务。一是可以通过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直播,将公司的课程,以折扣价进行售卖,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收入;二是向投资人寻求帮助,尤其是之前投资过的股东,争取让他们继续投资。当然,前提是公司需要作出重大改变和调整,要让投资人看到希望和前景,绝不是做做样子给投资人看。

2、顺势而为,将更多时间精力放在AI、视频、直播上来

插座学院,之前主要是做新媒体运营的,后来转换做职场培训。未来可以拓展新的业务,比如将更多资源投入到AI上来。AI是当前和未来的趋势,怎么重视和投入都不为过,甚至值得all in在AI上。

AI主要聚焦2个方面,一是如何让普通人了解和使用AI,通过AI来提效。虽然DeepSeek引发了大家对AI的空前关注, 但是仍然有很多普通人,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如何使用AI。二是参与推动行业+AI的发展和落地中,为企业、个人等提供AI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

视频和直播方面,需要足够的重视,除了视频号,还有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都需要入驻,经常发布短视频,可以保持日更,至少每周三更。

此外,我看插座APP的用户下载量也不小,说明平台还是有非常不错的用户基础,可以在插座APP上开发直播功能,目前直播可以同时在多个平台进行。

总而言之,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还是守着之前的模式,不做出调整和改变,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作出改变、拥抱变化、顺势而为,才可能冲出重围,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3、做正确的事情,然后再将事情做正确

对于创始人,需要将更多时间精力用在定战略、找人才和融资上来。何川作为公司CEO,一定不能将主要精力用在讲课上。我认为,重点抓好以下两点。

一是培养更多的培训师。可以跟各行各业的专家合作,重点选择那些出过书,书的评价较高,并且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粉丝的专家,帮助他们打磨课程,双方进行合作。将他们的课程在插座学院的相关平台进行销售,双方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实现双赢。

这些行业的专家,他们本身有一定的影响力,有自己的圈子和社群,如果双方合作,给他们提供一些针对培训师的课程,帮忙让他们更好地开发课程、打磨课程、呈现课程,同时给他们提供销售渠道,才能让这些专家愿意与平台合作,甚至实现长期双赢。

二是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去做营销、推广、宣传,提高员工销售分成,让更多用户知道你们的优质课程,并且保障课程服务的质量,让用户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督促并引导用户完成学习,让用户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如果课程足够好,用户学完之后,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用户就会再次购买课程,并且进行口碑传播,带来新的用户。

我们看到很多课程平台,他们只关注用户购买课程,购买之后就不管了。我曾在多个平台和自媒体账号购买过课程,或成为年度会员,但是下单之后,很少去学习,一方面是自己的原因,时间精力不够;另一方面跟平台不关注用户完课率有一定关系,如果用户购买课程后不学习,就不会带来成长和收获,后面自然也不会复购。

所以,将课程销售出去后,再通过拉群提醒、分组监督、奖品激励等多种方式,提高用户的完课率,并且持续打磨课程,才能更好地留住用户。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的情况,一定要认识到当前困境已经发生,要做好充分的困难准备,然后迅速做出调整和改变,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合适的人才,利用好平台和品牌优势,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定有机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作者:刘之恒,微信公众号:产品经理之路

本文由作者@刘之恒 原创/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发布于 2025-07-07 08:51
收藏
1
上一篇:中信银行声明:禁止账户用于比特币交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