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兴业银行承销费率引争议,10亿债券赚3万,十万分之三费率遭交易商协会调查揭秘
中信证券和兴业银行因承销10亿债券赚取3万元承销费,其承销费率仅为十万分之三,这一情况引起了交易商协会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债券的承销工作。承销费是券商和银行在承销债券过程中收取的费用,是金融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2. 事件经过
据悉,中信证券和兴业银行承销了一笔10亿规模的债券,但仅收取了3万元的承销费,承销费率仅为十万分之三。这一费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引起了交易商协会的关注。
3. 事件影响
此次事件可能对债券市场产生以下影响:
(1)影响债券市场定价:低承销费率可能导致债券定价失真,不利于投资者对债券风险的判断。
(2)影响券商和银行收益:低承销费率可能影响券商和银行的收益,降低其参与债券市场的积极性。
(3)引发行业争议:低承销费率可能引发行业争议,对债券市场声誉造成一定影响。
4. 事件调查
交易商协会对中信证券和兴业银行进行了调查,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承销费率的确定依据
(2)承销过程中的合规性
相关内容: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债券承销价格战硝烟再起。4月28日,记者获悉,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公开选聘发行中期票据主承销商,确定的承销费率仅为为0.03‰,即十万分之三 。这也引发了监管的关注。
意味着,如果债券发行规模为10亿元,券商的承销费为3万元。涉及两家主承销商分别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对此,4月28日, 一位头部债券承销人士对记者表示,央企集团的承销费一般都是万分之几。十万分之三的承销费确实比较低。
而一家中小券商债券承销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小券商一般承销费相对比较高,因为发行的主体不同,债券承销的平均承销费率大约在年化千分之三左右。项目资质弱一点的项目承销费甚至在1%—2%。
对此记者分别联系了中信证券、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均并未做出回复。
尽管承销费如此之低,上述头部债券承销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十万分之三的承销费并不意外。因为,一般投资银行委员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不是光靠债券,后续可能同时是综合金融服务。另外银行在承销的时候可能不赚钱,但是后续带动发行方存款等服务。
该人士表示,相比之下,中小券商没有能力做综合金融服务那就没有竞争力了。
这也引发了监管的关注。今日,交易商协会公告表示,近期,协会关注到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公开选聘发行中期票据主承销商,确定的承销费率为0.03‰。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自律处分规则》等有关规定,协会已正式启动对有关事项的自律调查,若相关方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违反自律规则的情况,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自律处分。
随后,记者查询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包括业务规范与行为规范等内容,但是并无对于中介机构的承销费有明确的费率规定。
对此,记者也采访了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截至发稿,并未作出回复。上述中小券商债券承销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债券承销行业中确实没有明确的承销费率,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差异比较大。
谈及十万分之三的承销费,该人士也表示,大券商在做比较优质的债券,例如AAA评级的债券,承销费一直相对比较低。大券商业绩考核指标之一是规模考核,有时候为了完成规模,尽管不赚钱也会去做一些业务。
该人士对记者表示,与大券商不同,中小券商一般只考核利润,不考核规模,所以类似十万分之三这么低的承销费的项目一般都不会去碰的。有部分中小券商的基本上都在1%左右,同行看来可能发行的主体资质较差。
而记者发现,监管对于券商之间此前曾出现“无底线”打压承销费有过出手处罚。
2019年4月19日, 广东证监局对广发证券做出监管处罚。广东证监局表示:“经查,你公司存在以低于成本价格参与公司债券项目投标的情形,违反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对于交易商协会的调查,上述中小券商债券承销的人士表示,协会组织为了行业长期的发展,大券商之间存在恶意竞争压低价格,对于行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是不利的。虽然中小券商不会去抢这种业务,但是如果大券商之间彼此抢这种业务,可能会导致大券商为了完成规模考核,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
“而且,大券商对于中小券商也是一个行业的榜样,如果大券商都报价这么低,对于中小券商而言,根本没办法生存。协会的调查更多的是自律性的指引,进一步规范行业的发展。”该人士对记者补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