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证券再遭反洗钱罚单,罚款30万累计超400万,直接影响分类评级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大通证券因为违反反洗钱规定而被罚款30万元,这表明中国监管部门对证券行业反洗钱工作的重视。今年券商罚款总额已经超过400万元,这显示出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严格要求。
反洗钱是金融行业的重要合规要求,它旨在防止洗钱活动,保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合规反洗钱不仅是法律责任,也是维护投资者利益和提升行业信誉的重要措施。
被罚款的直接后果是可能影响大通证券的分类评级。在中国,证券公司的分类评级是监管部门对其合规性、风险控制能力、业务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评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证券公司能否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市场准入资格以及融资成本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 "市场准入":低评级可能限制公司参与某些业务或进入特定市场。
2. "融资成本":评级低可能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因为投资者和债权人可能会对公司的信用风险感到担忧。
3. "业务拓展":评级低可能影响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影响业务拓展。
4. "客户信任":评级低可能会影响客户对公司的信任,从而影响业务发展。
因此,大通证券需要认真对待此次处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合规经营,以维护公司形象和评级。同时,这也提醒了其他证券公司要重视反洗钱工作,加强合规管理,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关内容:


2019年仍是反洗钱监管大年,这一点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可算是体会明显。
日前,大通证券接到央行开出的反洗钱罚单,因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大通证券被处以30万元罚款,同时对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处以5万元罚款。

就今年以来央行公布的罚单情况来看,已有12份罚单涉及券商及其分支机构,涉及金额合计超过400万元。虽然金额不高,但仍将对券商自身声誉评价产生一定影响。反洗钱工作并非一城一池之争,而是涉及到国际安全的重要事项,全行业提高重视程度势在必行。
就2019年分类评级通报情况来看,证监会表示,考虑到当前证券行业反洗钱工作问题的严峻形勢,今年将有关处罚情况纳入分类评价,以引导证券行业高度重视反洗钱工作。其中,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因反洗钱问题被做出处罚的,单次扣0.1分,并按次数累加扣分。
评价期内,多家券商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被央行及分支机构做出处罚。具体而言,共有15家公司被处罚1次,各扣0.1分;4家证券公司被处罚2次,各扣0.2分;2家证券公司被处罚3次,各扣0.3分。
大通证券接反洗钱罚单
日前,央行大连市中心支行官网公布了针对大通证券的行政处罚信息。从处罚理由来看,大通证券被罚系因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之间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基于此,大连中心支行对大通证券处以30万元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以5万元的处罚。
根据《反洗钱法》第三十二条,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设区的市一级以上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
(二)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
(三)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的;
(四)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的;
(五)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有关信息的;
(六)拒绝、阻碍反洗钱检查、调查的;
(七)拒绝提供调查材料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的。
截至发稿,大通证券方面暂时未有回应。不过,据北京某机构合规人士表示,违反《反洗钱法》的处罚后果,有十分具体的详细裁量标准,一般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罚。“有时候一张表没填对就是10万的处罚”,该合规人士称,从处罚金额上看,30万的金额并不算多。
年内券商反洗钱连续受罚
在国际反洗钱形势风起云涌之下,央行对国内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监管不断加码,证券公司也不例外。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央行网站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公布的券商反洗钱罚单已有12张之多,合计处罚金额超过400万元。其中,前期罚单密集发生于2019年岁末年初之际,而进入二季度以来,罚单数量持续攀升。囿于资料及披露信息限制,券业面临来自央行的反洗钱罚单数量只多不少。

从处罚情况可以看出,在央行处理反洗钱问题上,“双罚”几乎成为例行规则,既对金融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又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从今年公布的罚单来看,共有9家机构的相关责任人与公司一同受到处罚,处罚金额自9000元至7万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反洗钱工作而言,“旧账重提”时有发生。除大通证券外,申万宏源江西分公司、光大证券广东分公司、信达证券福州五四路证券营业部等分支机构均是因在此前年度(2017年-2018年度不等)反洗钱工作执行不利而遭遇处罚。
从违规类型来看,“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三大内容成为处罚的主要原因。不过,在实际情况中,被处罚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
例如,某券商营业部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介绍他所经历的一次被罚经历。“我们营业部有位客户与监管下发的涉恐黑名单同名,但他在我们营业部已经做了很多年业务,客户经理认为肯定不是黑名单中的恐怖分子。”该人士介绍,就是这样一个“想当然”的疏漏,由于缺少正式的书面排查记录,最终仍被央行查出问题。
“反洗钱最重要的是细节问题”,该人士反复强调,与国际反洗钱水平相比国内金融机构差距还较远。不过,非银金融机构在调查资金来去方面,的确存在难度,不如银行便捷;而在反复要求客户提供资料、打印征信流水之下,又存在业务流失的可能,这给不少券商带来难题。
反洗钱工作形势严峻
反洗钱工作并非一城一池之争,而是涉及到国际安全的重要事项,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提起重视刻不容缓。
今年4月17日,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on Money Laundering)发布了对中国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AML/CFT)互评估报告,对国内反洗钱工作提出颇多建议。
报告指出,中国对其面临的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有着深刻的理解,但应更多地关注犯罪所得的“清洗过程”,并增加用于国家风险评估的来源范围。虽然金融机构对其反洗钱义务充分了解,但尚未充分了解其面临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部门的风险程度表现过度依赖于金融机构正确实施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及其理解ML/TF风险的能力。
此外,在今年的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提出对《反洗钱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加强反洗钱监管。央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即建议应提高行政处罚的惩戒性,增加反洗钱行政处罚的适用情形,提高行政处罚金额的上限和下限,扩大罚款幅度,充分发挥反洗钱行政处罚的警示作用。
而就近年来监管在反洗钱方面监管要求来看,反洗钱相关办法、通知陆续出台。2018年9月末,央行印发《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在今年7月1日前制定执行《指引》的工作方案,成为各家券商今年来落实反洗钱的重要工作。
例如,国金证券即在半年报中指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根据FATF对我国第四轮互评估结果及反洗钱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在非自然人客户受益所有人识别、反洗钱信息系统建设、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履职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梳理工作中的风险点,持续采取各项风险管理措施防范洗钱风险,公司业务未发生重大洗钱风险事件。
事实上,除面对央行监管不断从严的压力外,一旦被开出罚单,券商仍需面临分类评级分数影响的风险。
就2019年分类评级通报情况来看,证监会表示,考虑到当前证券行业反洗钱工作问题的严峻形勢,今年将有关处罚情况纳入分类评价,以引导证券行业高度重视反洗钱工作。其中,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因反洗钱问题被作出处罚的,单次扣0.1分,并按次数累加扣分。
评价期内,多家券商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被央行及分支机构做出处罚。具体而言,共有15家公司被处罚1次,各扣0.1分;4家证券公司被处罚2次,各扣0.2分;2家证券公司被处罚3次,各扣0.3分。
在来自监管的压力不断加码之下,近期券商除针对反洗钱工作不断制定内部政策、加强合规管理外,对身份存疑客户采取休眠、限制措施等方式也成为各家券商共同采取的手段。不过,更加明确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仍有待制定执行。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