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抱团式”炒股引投资者不满,股价飙升期间被疑操纵市场

广发基金“抱团式”炒股引投资者不满,股价飙升期间被疑操纵市场"/

广发基金“抱团式”买股的现象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诉。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
1. "抱团式买股":所谓“抱团式”买股,指的是多家基金公司共同看好某只股票,纷纷买入,导致该股票股价上涨。这种现象在A股市场并不罕见,有时被称为“基金抱团股”。
2. "股价高涨":由于基金公司的大量买入,导致相关个股股价在买入期间大幅上涨。这种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该股票的看好,但也可能存在泡沫。
3. "投资者投诉":部分投资者认为,基金公司“抱团式”买股的行为导致股价异常波动,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他们投诉的主要问题是:
a. "不公平":基金公司凭借资金优势,在股价上涨初期大量买入,使得普通投资者难以在低位买入。
b. "风险集中":基金公司过度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
4. "监管关注":针对基金公司“抱团式”买股的现象,监管部门已经关注并采取措施。例如,加强对基金公司的监管,要求其披露投资策略,提高市场透明度。
5. "建议":
a.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市场现象,不要盲目跟风。
b. "关注公司基本面":在投资股票时,应关注公司的基本面

相关内容:

广发基金持股集中情形在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后再受投资者关注。今年4月份,阳光电源(300274.SZ)披露2021年年报后,该股股吧掀起广发基金热议,随着日前公司半年报披露,广发又成该吧热词,背后因由与广发基金“抱团”式投资不无关系。2021年,广发基金旗下4只基金产品齐齐进入阳光电源前十大流通股,截至2022年半年报披露,又新增了一只基金,累计占总股本比例也从4.01%升至5.36%。

随着舆论发酵,投资者更是向监管进行了投诉。一位投资者在9月8日声称收到监管回复邮件,邮件内容显示,收到投资者的投诉后,监管部门立即联系上市公司核实相关情况。公司经与广发基金核实后回复称,广发基金旗下不同公募基金产品之间的投资决策和风险均相对独立,不具有一致行动关系,单一公募基金产品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以及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基金产品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均未达到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的5%,未触及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的披露义务。

对于投资者投诉一事,南都湾财社记者向广发基金求证,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图源:东方财富

曾3个月内近20位基金经理同步买入,主要持股产品“改头换面”

所谓“抱团”式投资,按照业内解释,是指同一个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集中持有某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或某一个行业的股票的行为。

根据阳光电源2022年年中报告,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广发基金5只产品占据了一半席位,分别是由郑澄然在管的广发高端制造A;刘格菘在管的广发行业三年持有A、广发科技先锋、广发双擎升级及刘格菘与吴远怡共同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

而在更为详细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广发基金旗下共44只产品持有了阳光电源,占该司流通股比例为7.44%,远高于其他机构投资者。根据Wind数据,44只产品中,又以郑澄然与刘格菘为最,前者在管的另外3只产品持股比例紧随5只流通股东产品,其后就是刘格菘与唐晓斌共管的广发多元新兴。加上十大流通股名单中的产品,刘格菘在管产品占流通股比已达4.36%,郑澄然为2.45%。

更有甚者是晶澳科技(002459.SZ)。广发基金旗下近30位基金经理在管的48只产品累计持有该司14.34%的流通股数,6只产品进入十大股东席位,其中,仍以刘格菘与郑澄然在管产品为主要。相比阳光电源,刘格菘多了广发小盘成长,郑澄然依然是在管的广发高端制造A在列。而此次刘格菘独立管理的4只产品持股占比已超5%,达6.34%。

同样持股超5%的还有赛力斯(601127.SH)。广发基金共17只产品合计占该股流通股比例为9.36%,其中,刘格菘单独管理的4只产品累计持股占比达6.98%。

梳理可以看到,广发基金在管产品持股高度集中的情形在2021年就已形成,前述产品多在2021年年报中就已是十大流通股股东。根据Wind数据,以晶澳科技为例,广发基金旗下产品在2021年年中时,仅持有该司4.46%的流通股份,但到三季度的占比升至13.04%,且主要持股产品“改头换面”。广发基金经理费逸在管的三只产品,在2021年年中还持有晶澳科技2.27%流通股,三季度报时均已清仓,刘格菘在管产品持股比例则提升了3.01%。

随着广发基金旗下产品高举进入晶澳科技,去年三季度该司股价上涨40.59%。在当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广发基金近20位基金经理在管的30只产品均购入晶澳科技的股票,该司股价也在2021年下半年上涨了97.58%。

广发基金集中持股的还有天合光能(688599.SH)、锦浪科技(300763.SZ)、圣邦股份(300661.SZ)等个股,该司所持流通股占比均远高于其他机构投资者。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看到,业内公募基金公司不乏持有个股股份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超10%者,而其中多数个股市值不足百亿,最高者在300亿左右。

2021年四季度,广发基金近20位基金经理在管的30只产品均购入晶澳科技的股票

业内解读:基金抱团在熊市阶段无法抵御市场下行压力

公募基金“抱团式”投资并不少见,监管也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2017年, 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根据规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开放式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可流通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投资组合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可流通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

在此之前,公募基金投资运作遵循“双十比例”规定,即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其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的10%。

不过,“双十比例”是以上市公司总股本为基准计算。2017年的管理规定在原“双十比例”投资限制的基础上,以流通股为切入点,提升了对于组合分散、底层资产流动性的考评要求,进一步对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加以限制。

其豁免情形在于,“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证券投资的开放式基金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特殊投资组合可不受前述比例限制。”而采取定期开放方式运作的基金在开放期内适用《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

对于15%的警戒线,广发基金方面并未触及。不过,业内专家曾指出,公募基金“抱团”式投资不仅影响到基金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还隐藏着影响公募基金声誉、基金业劣币驱逐良币、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内外勾结及利益输送等风险。

中信证券研究观点认为,公募机构抱团和基金申赎容易形成反馈循环,在熊市阶段不仅无法抵御市场下行的压力,而且更容易导致损失。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尹中立表示,基金的资金量大,对股价的影响巨大,集中持股背后往往存在高位接盘或锁仓的行为,产生基金向其他投资者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其还表示,当前的基金按照管理的资金规模收费,因此,基金管理人只关心基金的规模,对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并不关心。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同样存在短期化的倾向。市场每个季度都有业绩排名,基金经理在短期排名的压力下,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成为“抱团”式投资的被动接受者。

尹中立认为,为防止基金利用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操纵股价,应修改当前关于基金持股集中度的规定,总体的原则是鼓励分散投资,降低基金对单一上市公司的持股集中度,降低基金对单一行业的持股集中度。其同时建议,鼓励有条件的基金公司采取盈利分成的方式收取管理费,取消按照资产规模收费的方式,把基金的业绩与费用挂扣。

同时,为鼓励长线投资和分散投资,建议完善基金考核机制,降低年内考核比重,拉长考核期,当年的奖金分批次发放,可以把50%以上比例的奖金作为风险保证金。如果未来的业绩出现超出范围的波动,则扣减其风险保证金。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叶霖芳

发布于 2025-07-08 03:40
收藏
1
上一篇:神农集团股价暴跌3.07%,广发基金旗下两基金紧急持有,市场关注动态! 下一篇:同一手机号能否同时开通多个证券账户?揭秘证券号注册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