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断卡”行动力斩非法账户,违规者5年内禁开新户,失信人员名单无时限限制
甘肃“断卡”行动是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跨境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一项专项行动。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该行动在5年内对失信人员实施限制措施,即不得新开账户,并且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金融安全,防止非法资金流动,同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以下是这一措施可能带来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1. "金融安全":限制失信人员开新账户,有助于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通过金融渠道进行资金转移的可能性。
2. "社会信用体系":将失信人员列入名单,是对其失信行为的惩罚,也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一种警示,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3. "法律执行力度":这种措施体现了法律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
4. "个人权益":对于被列入失信名单的个人来说,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诸多不便,如无法办理信用卡、贷款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措施不设时限,意味着只要个人失信行为存在,这种限制可能会长期持续。这也体现了我国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上的决心和力度。
总的来说,甘肃“断卡”行动的这一措施,对于维护金融安全、打击犯罪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对个人权益的影响,确保在执行过程中公平、公正。
相关内容: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断卡”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处长李艳华介绍重点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中国甘肃网11月27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刚)“无论你是谁,个人名下一张银行卡涉案,5年内不能开新户,禁用手机支付,买个菜都只能给现金,所有业务都得去柜台办;同时计入征信,基本告别信用卡和房贷车贷!”
11月2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断卡”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处长李艳华表示,银行和支付机构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5年内暂停其银行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
记者了解到,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会同甘肃银保监局成立甘肃省金融机构断卡行动领导小组,配合公安机关破获案件1155起,止付冻结资金5.44亿元,有力打击了电信网络新型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被中国人民银行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用户,主要是参与了非法买卖银行账户,还有支付账户的人员。对他们采取的是不得新开户、不得使用银行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的限制措施,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POS刷卡、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
本次“断卡”行动不设时限,我省各级公安机关会同省反诈中心、省通管局、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和三大基础运营商,全面打击本地涉“两卡”犯罪人员,捣毁本地黑灰产窝点,斩断犯罪链条,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多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