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工作日内高效办结!全国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大幅提速革新
根据2023的信息,中国政府为了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简化办事流程,确实在不动产登记方面进行了改革。全国范围内,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被大幅压缩,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这大大提高了登记效率,方便了企业和个人。
这一改革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简化流程":通过优化登记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使得办理速度更快。
2. "信息共享":实现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提交材料。
3. "电子化服务":推广电子登记,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提高办理效率。
4. "人员培训":加强登记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5. "监督考核":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办理时限得到落实。
这样的改革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企业和个人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相关内容:
自然资源部表示,目前全国所有市县都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共设立“综合窗口”9578个,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5个工作日内就可办结。在不动产登记办理过程中,能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材料,现在一律不再要求群众提供。
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推广使用电子证照及电子材料,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头,就可以实现“零跑动”办证。目前,全国已有2663个县市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网办业务量占全部业务量的33.7%。
此外,自然资源部还不断深化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改革,积极打造“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一体化“跨省通办”示范样板。目前,长三角区域所有41个地级以上城市都已实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业务类型“全程网办”,并逐步向京津冀、成渝、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拓展。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胡善顺介绍,全国所有2843个县(市、区)均实现了商品房预售和抵押涉及的预告登记、登记资料查询、抵押登记三项业务“跨省通办”,正在加快推进转移登记等高频登记事项“跨省通办”全覆盖,努力解决异地业务办理难的核心痛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