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银行开一类储蓄卡实测,反复盘问开卡目的、审查社保记录,多人遭遇拒卡困境
7大银行开一类储蓄卡实测过程中,出现反复询问开卡原因、查社保、被拒绝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银行加强反洗钱和风险管理: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反洗钱和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银行在开卡过程中会严格审查客户的身份和开卡目的,以确保资金来源合法。
2. 个人信息保护:银行在开卡过程中,会要求客户提供相关个人信息,如身份证、手机号码等。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3. 防止虚假账户:银行通过询问开卡原因、查社保等方式,旨在核实客户身份的真实性,防止虚假账户的开设。
4. 银行政策调整:不同银行的开卡政策可能有所不同,部分银行可能会对一类储蓄卡的开户条件进行调整,导致部分客户在开卡过程中遇到困难。
5. 客户自身原因:部分客户可能因为提供的资料不齐全、不符合银行开卡要求等原因,导致开卡失败。
针对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了解银行开卡政策:在开卡前,详细了解银行的开卡政策,确保自己符合开卡条件。
2. 准备齐全资料:在开卡时,确保提供齐全的资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等。
3. 保持耐心:银行在开卡过程中可能会进行一系列审核,请保持耐心,积极配合
相关内容:
珠海七家银行开卡测试,记者全遭限额,最低转账仅1000元
上个月南都有七位记者去七个不同银行办银行卡,想开通单日五万转账额度,最后只有一家成功。其他六家要么直接拒绝,要么设置超低限额,最少的只能转一千块。这事闹得挺大,银行都说是为了反诈骗,但实际操作让很多人感到麻烦。

那天记者去拱北的光大银行,前台一听说要办一类卡就各种盘问。先是问资金来源,又要查社保,还怀疑记者说谎。折腾了大半个小时,最后勉强同意开卡,但把额度降到五千块钱。工作人员说要是真急用钱,得提前一天预约柜台取现。

浦发银行更夸张,记者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开始办。填资料时突然要绑定两个支付平台,不然不让过。最后卡倒是办下来了,额度却只有万元,工作人员还推销贷款小程序。全程下来耽误了快两小时,其他顾客都在旁边干着急。

广发银行倒是很直接,上来就说新开户限额五千。记者坚持要一类卡,他们才说可以特批,但额度变成每天一千三笔。办完发现网银还开不了,只能用微信支付宝,还得等半年才能提额。

中信银行的人看记者有社保才同意办卡,额度死活不松口,硬卡一千元。临走前非要让记者下载他们APP,注册一堆小程序,说是方便以后咨询。其实那些小程序全是贷款广告,根本没解释清楚为啥要弄。

兴业银行还算快,半小时搞定。但开卡时系统默认给六千元限额,工作人员说以后每月存钱多才能调高。招商银行能给三万,但前提是等三个月才能申请提额,还得提供工资流水。

最顺利的是厦门国际银行,十分钟就办好了。他们看了社保记录后直接给了五万额度,还提醒后续按需调整。三天后还有人打电话发优惠券,但没逼着买理财或关注公众号。

银行说这些都是为了防诈骗,可实际执行起来差别太大。有的要查社保,有的要装陌生软件,有的干脆不让开。记者试下来发现,想要正规额度得等好几个月,遇到急事还得跑柜台审批。现在的银行卡,真是开个卡比考试还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