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7只券商股加入破净行列,破净券商股占比A股券商四成,市场关注度提升
这一消息表明,中国A股市场的券商股票中,越来越多的公司股价跌破了每股净资产(市净率低于1)。以下是这一现象的一些可能解读和影响:
1. "市场情绪":这可能反映出市场对券商行业整体前景的担忧,或者是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2. "行业竞争":券商行业竞争激烈,可能导致利润下降,进而影响股价。
3. "监管环境":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券商的业绩和股价。
4. "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市场波动等,也可能对券商股产生负面影响。
5. "资金流向":投资者可能因为其他更受欢迎的资产类别而撤离券商股,导致股价下跌。
以下是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
- "投资者信心":破净券商股的比例增加可能会进一步打击投资者信心,导致资金流出。
- "并购重组":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可能会成为并购重组的目标。
- "业绩压力":券商需要提高业绩以提振股价,这可能会促使公司采取更多措施,如优化业务结构、控制成本等。
截至2023,这一现象已经使得“破净”券商股占据了A股券商公司总数的四成比例,这表明券商行业整体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券商公司需要关注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相关内容:
“破净”目前直接影响了不少上市券商的再融资计划
■本报记者 吕江涛
受外围市场影响,A股在国庆长假之后也迎来了一波风险集中释放,沪指创下年内新低,并且跌破备受投资者关注的“2638点熔断底”。在此背景下,券商板块在上周也集体调整,部分次新券商股价“破发”,部分老牌券商股价“破净”。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上周有7只A股上市券商股价跌破其每股净资产,在32家上市券商中占比为21.88%。而在国庆长假之前,还有6只券商股股价处于“破净”状态。以此计算,目前A股市场已经有40%的券商股“破净”。
受此影响,今年以来部分券商的资本补充计划也面临挑战。如可转债转股结果惨淡、配股计划宣告终止、定增计划迟迟未发等。
券商板块上周遭重挫
再添7只破净券商股
上周五,沪指虽然一度下探威胁2500点整数关口,但随后就迎来强势反弹,最终收复2600点,收涨0.91%,上演“V型反转”。而在上周五尾盘集合竞价阶段,券商板块却遭遇“偷袭”,东方证券、国海证券等多只券商股被以集合竞价方式压低成本大举卖出,瞬间跌幅超过2%。因此,券商板块上周的累计跌幅在各大板块中排名居前。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国庆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周,32只A股上市券商全部下跌,累计跌幅小于10%的只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这4家,绝大多数券商股的累计跌幅在15%到20%之间,财通证券的跌幅甚至超过20%,达到20.18%。
受股价下跌影响,券商板块的市净率也大幅下降。在国庆假期之前,32家A股上市券商中,只有6家公司的股价低于其每股净资产,分别是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东吴证券和东北证券。截至上周五收盘,“破净”券商股又多出7只,分别是国海证券、西南证券、长江证券、中国银河、国金证券、国泰君安和中信建投。仅一周时间,“破净”股在全部A股上市券商中的比例就由不到20%上升到超过40%。
此外,还有3只券商股也处在“破净”的边缘。截至上周五收盘,方正证券、东方证券和华西证券的市净率均不足1.1倍,分别为1倍、1.05倍和1.08倍。
除了大面积“破净”外,A股上市券商中,“破发”股数量也接近四成,达到37.5%。截至上周五收盘,有12只券商股的收盘价(后复权)低于其首发价格,这12只券商股分别是太平洋证券、华安证券、第一创业、山西证券、浙商证券、财通证券、东方证券、华西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股价低迷影响再融资
“破发”的影响可能更多的在于心理层面,但“破净”却可能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
上周,东吴证券公告表示,已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至此,公司这一最高募资额为65亿元的配股计划正式终止。而终止此次配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东吴证券股价处于“破净”状态。根据东吴证券此前的公告,其配股定价原则之一就是配股价格不低于发行前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值。配股要想顺利发行,必须给予投资者一定折扣空间,但又必须满足不低于每股净资产。对目前的东吴证券而言,这两者显然已经相互矛盾。
今年以来,二级市场价格下跌影响资本补充计划的券商并非只有东吴证券一家。近日发布今年前三季度可转债转股情况公告的国泰君安和长江证券,其累计转股比例均不足1%,超过99%的可转债尚未转股。由于今年以来股价持续下跌,这两家券商目前的股价远低于初始转股价格,绝大多数投资者在等待到期后公司兑付利息。
此外,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还有一家大型券商的定增计划由于股价“破净”而迟迟未发,面临尴尬境地。可见,由于今年以来股价持续下跌,已经有券商的资本补充计划受到了影响。
不过,券商的大面积“破净”往往也预示着市场底部区间的接近。对于周期性极强的券商股而言,使用市盈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等无法对其价值进行估算,采用市净率估值是业界最常用的方法。历史数据显示,大型综合类券商的历史最低估值通常在1.1倍至1.2倍市净率之间,小型券商则可能更高。
而从目前来看,32家上市券商中,已经有13家公司市净率低于1倍,还有8家公司的市净率在1倍至1.2倍之间。以此计算,近七成的券商股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