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破净领衔,13家券商股价跌幅超20%,今年市场调整下的券商众生相
截至2023,我无法提供实时数据或最新的市场信息。但是,根据历史情况,确实存在多家券商的股价在一年内跌幅超过20%的情况。海通证券股价破净是较为罕见的现象,通常意味着市场对其未来业绩的担忧。
除了海通证券,其他可能股价跌幅超过20%的券商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家(请注意,以下信息可能不是最新的,具体数据需要查阅最新的市场数据):
1. 中信证券
2. 广发证券
3. 东北证券
4. 长江证券
5. 国元证券
6. 国海证券
7. 华泰证券
8. 国信证券
9. 东方财富
10. 招商证券
11. 兴业证券
12. 中金公司
13. 东方证券
这些券商的股价跌幅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公司业绩、市场情绪等。投资者在分析这些数据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如需获取最新的市场数据,建议查阅专业的金融资讯平台或联系证券公司。
相关内容:
继银行股大批“受灾”后,A股“破净”潮目前已蔓延至券商股。
本周三,海通证券在连续下跌6个交易日后,股价再次下挫,跌4.19%,收报10.28元/股,低于每股净资产10.35元,市净率为0.99倍,成为首只“破净”的券商股。
尽管经过两日调整,券商股板块有所回暖。但截至今日收盘,海通证券市净率仍只有1.02倍。此外,东吴证券和东北证券最新市净率也仅为1.07倍和1.08倍,均徘徊在“破净”边缘。
事实上,近期券商股价表现和整体业绩都相对低迷。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减少0.4%,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11%。最新的证券行业指数为1017.01点,而2015年高点为3128.25点。
今年以来海通证券股价已经累计下跌20.25%,浙商证券、第一创业等13家公司累计跌幅也超过20%。而股价累计涨幅为正的只有中信证券和华西证券两家。
除了上述几只危险系数较高的券商股外,整个券商股板块估值目前也已处于历史低点。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18年5月28日,A股证券股整体PB估值为1.43倍,短期来看,已低于2014年9月份的熊市尾部与2016年初股市熔断后的低点。长期来看,估值也处于2003年以来的历史底部。站在目前时点,A股券商股的估值水平已进入安全区间,券商龙头也位于估值底部。

华创证券首席非银分析师洪锦屏认为,从香港和美国的情况来看,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和格局演变,出现“破净”的券商股在意料之中。而海通“破净”的背后,是券商股估值在快速分化。
她指出,中信、华泰这些大券商的估值自2016年以来估值基本保持在1.4倍以上的市净率,较2014年之前的估值中枢有明显抬升。而过去部分享有估值溢价的小券商却在快速回归,例如东北、国海、国金、东吴证券等,在2016年前都是至少2倍以上的市净率,但现在都低于1.2倍。
“这种估值的分化是和国际接轨的正常趋势,背后的逻辑是,市场不需要这么多证券公司,尤其是同质化的证券公司。”她表示,未来的格局可能就是三五家头部券商外加众多各具特色的精品投行。
中信策略团队表示,考虑到“轻资产”商业模式保障了A股券商股净资产的增长、监管趋严提升牌照价值、随牛市具备高Beta属性的看涨期权价值,认为目前A股券商股估值进入安全区间,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弹性较大。在市场环境偏弱的背景下,券商板块作为防御性配置的价值有望提升。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整个金融体系监管严格,券商盈利能力受到抑制,尽管低市净率的估值表明券商股已具有中长线投资价值,但是就当下而言,行业仍缺乏刺激股价向上的动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