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上当!春节期间常见电诈骗局大盘点→
春节期间,人们往往放松警惕,犯罪分子会利用这个时机实施各种电信诈骗。以下是一些春节期间常见的电诈骗局,请大家提高警惕:
1. "红包诈骗":
- 骗子通过发送含有恶意链接的红包,诱导受害者点击,从而盗取个人信息或植入木马病毒。
2. "虚假购物诈骗":
- 骗子以超低价格吸引受害者购买商品,收取定金后消失,或者发送假冒伪劣商品。
3. "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 骗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系统故障、订单异常等为由,诱导受害者进行退款操作,实则骗取钱财。
4. "中奖信息诈骗":
- 骗子通过发送虚假的中奖信息,要求受害者先缴纳“手续费”、“税费”等,然后消失。
5. "网络赌博诈骗":
- 骗子诱导受害者参与网络赌博,通过虚假平台或软件,让受害者不断投入资金,最终血本无归。
6.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 骗子以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诱导受害者投资虚拟货币、股票、期货等,实则骗取资金。
7. "冒充熟人诈骗":
- 骗子通过盗取熟人社交账号,向受害者发送求助信息,要求紧急汇款。
8. "冒充公检法诈骗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春节假期,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那么,最近都有诈骗手法需要重点关注呢?
多家机构都提醒,机票“退改签”骗局需要特别小心。
春节是出行旺季,有些不法分子会冒充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消费者打电话,编造各种借口说航班取消了,还假惺惺地说能帮忙改签,甚至还能支付航班延误赔偿金。一旦你信了,他们就会要求你下载相关软件,通过获取旅客的支付账号、进行远程屏幕共享操作、登录第三方网站等手法骗钱。
类似的还有积分兑换诈骗、网购刮奖诈骗等,主要就是诱骗消费者下载软件或者登陆虚假网站,套取银行卡密码等等。
所以,老王在这里提醒大家: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银行发来的短信验证码、个人生物信息,包括人脸、指纹等等,都不要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券商、正规的网站等等,都不会让客服人员要你的密码或短信验证码。要是有谁向你要这些信息,那么他肯定就是骗子!

另外,还有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虚假贷款诈骗等等,这些只要你不贪小便宜,就不会掉进坑里。特别是那些号称“只赚不赔”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等等,都不能信。还是那句老话:你看中的是收益,人家盯着的是你的本金。过年发的奖金、红包等,可别让这些诈骗分子用高收益理财的幌子骗走了。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银行密码、支付密码等。
先来看看银行专家总结的最容易被破解的几种账户密码,看看您有没有?888888、666666、123456、654321、abc123,另外还有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结婚纪念日、名字等。
有些人甚至连银行开户时的初始密码000000都没有改过,如果您的银行卡密码是上面这几种之一,那么今天就去改了吧。还有一点,密码要定期修改才安全。虽然麻烦一些,但是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对吧?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赵曙光 王雷 张昊)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黎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