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元基金加速人才培养,填补权益投资领军空缺,新品突围市场接受考验

鑫元基金加速人才培养,填补权益投资领军空缺,新品突围市场接受考验"/

鑫元基金提拔新人以补充短板,这一举措体现了基金公司在人才战略上的前瞻性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以下是对这一情况的分析:
1. "权益领军人物缺位":在基金行业,权益类产品通常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领军人物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产品策略和投资决策的不稳定,影响产品的整体表现。
2. "提拔新人":鑫元基金提拔新人,一方面是为了填补权益领军人物的空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新人的加入可能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产品的创新和突破。
3. "产品突围待市场检验":新人的加入和团队的调整,最终需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只有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达到预期,才能证明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鑫元基金在新人提拔和产品突围方面取得成功:
- "明确新人职责":确保新人在加入团队后,能够迅速了解公司的业务和产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目标。
- "加强培训与指导":为新人提供充分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团队,并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 "创新产品策略":结合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创新产品策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 "加强风险管理":在产品突围的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产品的稳健运行。
- "关注市场反馈":密切关注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相关内容:

7月2日,鑫元基金公告,“鑫元消费睿选”将于2025年7月9日至2025年7月10日公开发售,基金类别为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将主要投资于消费主题相关股票。而就在此前一天,2025年7月1日,“鑫元新兴产业睿选”公告将于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8日公开发售,该基金也是主要投资于新兴产业主题相关股票的发起式基金。

考虑到两只基金的公开发售时间均只有2天,鑫元基金似乎并没有向市场募资的打算,这两只发起式基金预计将会由鑫元基金作为发起方认购不低于1000万元以达到基金成立的条件。

发起式基金的设立往往是为了降低发行难度,无需过度依赖渠道冲规模,通过公司自购方式,来确保基金顺利成立,这种基金设立方式已经成为基金公司培养新人的普遍选择。鑫元基金连续成立两只发起式基金,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快速布局,培养自己的权益基金经理团队。“鑫元消费睿选”和“鑫元新兴产业睿选”的基金经理均由鑫元基金内部培养的新人担任。

“鑫元消费睿选”的基金经理为姚启璠,历任富邦证券研究部分析师、华安证券研究所食品饮料组分析师、民生证券研究院食品饮料组联席首席分析师。2022年7月加入鑫元基金,历任权益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

“鑫元新兴产业睿选”的基金经理为张峥青,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历任台湾元大证券、平安证券研究所、海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2021年11月加入鑫元基金,历任权益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

姚启璠和张峥青均是2025年才开始首次担任基金经理,姚启璠于2025年4月28日开始担任“鑫元科技创新主题”的基金经理,与李彪共同管理该产品;张峥青则是2025年7月1日刚刚开始担任“鑫元消费甄选”的基金经理,与王宠共同管理该产品。姚启璠和张峥青在几乎没有任何公开产品管理经验的情况下,鑫元基金便拿出自有资基金为两人发行新产品,足见鑫元基金对内部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鑫元基金偏科固收,缺乏权益类投研领军人物

鑫元基金如此大力度培养权益基金经理的背后,是鑫元基金在产品结构上严重偏科,其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截止到2025年3月31日,鑫元基金的管理产品的净资产总规模为1886.02亿,从产品结构来看,鑫元基金的债券型产品1370.62亿元占比超过50%,货币型基金规模也高达526.73亿元。但是股票型基金及3.85亿,混合型基金仅18.77亿,两者合计占比不足2%。

下图是鑫元基金截止到2025年3月31日的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

鑫元基金显然希望通过培养新人,来逐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权益类基金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鑫元基金一共有20位基金经理,其中近一年以来新聘任基金经理5位,近一年离任基金经理2位,显示出公司对人才梯队的持续建设和调整。

下表是鑫元基金基金经理团队的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

从鑫元基金新聘任基金经理的背景和经验来看,鑫元基金最近新聘任的6位基金经理当中有4位是权益类产品研究员出身,主要管理权类产品,这表明鑫元基金正着力加强权益类产品的投研力量。

下表是鑫元基金基金经理团队的明细表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

然而,鑫元基金看似在权益类投研人才培养上的正在加大投入,但实际上公司的高管团队中大多是来自大股东南京银行的固收背景,公司在人事布局上依然维持固收团队的核心地位,新任高管均为固收背景,6月18日任命的两位副总经理来自大股东南京银行,公司2024年11月新任命的总经理于景亮也是来自南京银行。

而在公司的投决会委员中,仅有的两位权益基金经理李彪和陈立,两人的管理规模分别是15.69亿和10.36亿,其中还包括多只偏债混合型基金,权益类产品规模相对较低。这显示出鑫元基金的权益类投研人才匮乏,缺乏领军人物来带动权益类产品发展。

因此,鑫元基金的通过内部培养年轻权益基金经理这一策略能否成功,尚需时间验证。新基金经理缺乏实战经验,市场表现不确定性较大。此外,权益类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持续的市场检验和投资者信任的建立。

本文源自机构之家

发布于 2025-07-06 14:54
收藏
1
上一篇:华宝证券开通QMT服务所需资金额度解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