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必知,什么是“抽逃出资”?如何合规从公司合法拿钱?
"抽逃出资"是指公司股东通过非法手段将其已经投入公司的资金撤回,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损害了公司的合法权益和债权人的利益。
以下是关于股东如何从公司合法拿钱的一些基本知识:
1. "合法分红":
- 股东可以从公司获得的合法资金主要是分红。分红是公司根据盈利情况,按照股东持股比例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 分红的发放通常在年度财务报表审核通过后进行,且需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
2. "转让股权":
- 股东可以通过转让股权来获取资金。在公司内部,其他股东或外部投资者可能会购买其股份。
- 股权转让需遵循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的规定,通常需要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3. "公司回购股权":
- 根据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公司可以回购其自身的股份。股东可以将其持有的股份出售给公司,从而获得资金。
- 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支付合理的价格,并且回购的股份通常不再计入公司的注册资本。
4. "清算分配":
- 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如果公司资产足以偿还所有债务后仍有剩余,股东可以按照其持股比例从剩余资产中获取资金。
- 清算分配通常是在公司无法继续经营,进入破产程序时才会发生。
5. "合法的利润分配":
- 除了分红,
相关内容:
作为公司股东,为公司发展投入资金后,自然关心何时、如何能合法地“拿回”收益或资金。但现实中,一些股东为了“灵活”周转资金,可能采取更“便捷”却极其危险的方式——例如直接从公司账户划走大额款项、虚构交易转移资产、或以“借款”名义长期占用公司资金。这些操作稍有不慎,就会踩中法律红线,构成“抽逃出资”!那么股东从公司拿钱如何避免“抽逃出资”呢?看完这篇你就能懂了!

二、抽逃出资的具体行为及对应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2条,以下行为属于抽逃出资:1、虚构债权债务转移资金表现:制作虚假交易合同、虚开发票,以“偿还债务”名义将资金转出。案例:股东伪造采购合同,将公司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无实际货物交付。2、虚增利润分配表现:通过伪造财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非法分红。案例:股东指使财务人员虚增收入,将虚构利润以分红名义转出。3、关联交易抽逃表现: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与关联方交易(如高价采购、低价出售资产)。案例:股东控制的关联公司以市场价2倍向目标公司销售原材料,变相转移资金。4、直接转出验资款表现:验资完成后,无正当商业理由将出资款转回股东账户。案例:股东在验资次日将500万元出资款转回个人账户,无任何业务凭证。5、其他隐蔽手段表现:如以“借款”名义长期占用资金未还、利用公司担保套现等。案例:股东以借款名义从公司提取300万元,3年未归还且未支付利息。


1